聽!窗外的京胡聲
聽!窗外那煩人的京胡聲又響起來了!
“啪!”手中的鋼筆憤然落在桌子上,畫滿函數(shù)圖線的作業(yè)本霎時間被幾滴藍色墨跡暈染成抽象畫!翱隙ㄓ质悄莻張大爺!唉,碰上這么個沒有文明意識的鄰居,真是煩死了……”
拿起鋼筆,很想重新拼湊起那些零零散散的記憶,可是,窗外飄進來的古怪而刺耳的曲調,卻如一輛吱嘎作響的破自行車,搖搖晃晃地碾過我的大腦,把剛剛找回來的思路軋得支離破碎。我無可奈何地望著窗外:天空一片晴明,陽光無比燦爛,花兒開得正盛的櫻花樹錯落有致地裝扮著小區(qū)的綠地,青草悄無聲息地在樓前鋪成茸茸的地毯。張大爺就在這片充溢著詩情畫意的天地里,佝僂著腰,心無旁騖地擺弄著那把被他視若珍寶的京胡。如斯美景卻因京胡發(fā)出的拉鋸般的噪音而黯然失色,讓人禁不住一陣陣蹙眉?蓮埓鬆斎匀晃倚形宜兀允贾两K都是一臉陶醉狀,樂在其中,根本不考慮此時此刻左鄰右舍們正作何感想。
“聽,老張又在自娛自樂了!”“隔上十幾分鐘就來一段,也不嫌累!”“人家那叫年輕態(tài)……”對于窗外的京胡聲,鄰居們眾說紛紜。其實,愛好音樂本來無可厚非,可是那不時傳來的吱吱呀呀的京胡聲對我們這些很想安靜學習或正在準備高考的學生們來說著實是份干擾。于是,一項“惡搞計劃”便在我們幾個小鄰居的心中悄悄醞釀。
又是一個安靜的午后,陽光混合著細細的甜絲絲的花香,鋪展彌漫在靜謐的樓區(qū)之間。張大爺手執(zhí)京胡,慢悠悠地沿著樓區(qū)小路走向綠地邊的休閑長椅。已在窗口“潛伏”了好久的我們,彼此相視一笑……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京胡過后,張大爺兀自一個亮相,放聲唱了起來。
“預備——起!”一聲號令,樓上的我們一齊扯著嗓子開始吆喝:“駙馬爺——近前看端詳……”學著張大爺?shù)那徽{,還故意帶著夸張。
張大爺先是怔了一下,隨即疑惑地仰起頭,四處張望,直到看到了我們這個擠滿了笑臉的窗口,眉頭微微一皺,剛想發(fā)作,忽然,又像明白了什么似的,道:“孩子們,是不是——我打擾你們學習了?”張大爺?shù)哪樕细‖F(xiàn)一抹尷尬的笑!罢媸恰獙Σ黄。對不起了,孩子們——”張大爺連連道歉。我們強忍著笑,趴在窗口,沒人敢吱聲,生怕稍有不慎,說錯了什么,引爆了眼前的“定時炸彈”。可是,讓我們沒有想到是,他卻收起京胡,緩緩地向遠處走去,背影頗有些孤獨與落寞……
當我的朋友們樂得手舞足蹈,為今后終于可以耳根清凈而歡呼雀躍時,我的心里卻越來越感到不安。張大爺那悵然若失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我們總是抱怨張大爺自私自利,不講文明,不講公德,但我們的“惡搞計劃”就利他利人,講“文明”,講“公德”了嗎?當我們在窗口肆無忌憚地拿張大爺開玩笑時,又是否顧及過張大爺?shù)膬刃母惺芰四?…?/p>
次日,窗外的京胡聲真的消失了。鄰居們對此又是議論紛紛:有人說,這樣挺好,總算能過些安靜的日子了;有人說,總是感覺好像少了點兒什么;還有人說,其實張大爺也很可憐,老伴幾年前去世了,兩個女兒都在外地工作,他孤身一人住在這里,遇事也不太愿意求人,只有這把京胡多年來一直像一位忠實的老朋友一樣陪伴著他,用樂聲撫慰著他那孤寂的心靈……
濃重的歉意襲上心頭,我懷著無比愧疚的心情,叩響了張大爺?shù)募议T。
……
三天后,我陪著張大爺?shù)嚼夏甏髮W報了名。
一個月后,張大爺?shù)那俾曌兊猛褶D悠揚,身邊還多了幾個忠實聽眾。
半年后,樓前綠地中央供人休憩的長亭,成了老人們的活動樂園。穿運動服的,穿舞蹈鞋的,背著大鼓的,提著長劍的,或獨自健身,或自娛自樂,或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處切磋技藝……從小區(qū)的每一幢樓、每一扇門里走出來的銀發(fā)老者,無不在這里留下了歡歌與笑語,留下了“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溫馨與從容。張大爺成了其中的“明星”。每天,大家都翹首期盼著窗外優(yōu)美的京胡聲快些響起。
快聽!窗外那優(yōu)美的京胡聲又響起來了!
樹上的爛漫櫻花,似乎要與老人們的曼妙舞姿競相比美;空中的繽紛落英,也不甘寂寞,親昵地伏在老人們的肩頭或衣袖,融入這歡樂的隊伍。我站在窗前,手捧一杯香茗,靜賞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不禁感慨萬端:生活的快節(jié)奏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被拉大。大家總是相互抱怨人情冷暖,今不如昔;感嘆世態(tài)炎涼,今非昔比。其實,大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缺少的不過是一份關愛,一份體諒,一份被日漸浮躁的生活沖淡了的文明。假如,人與人之間,多一點包容,多一些自我反省,多一種文明生活,那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也就得以消除了,我們的社會也就更加和諧、更加美好了。
聽,窗外的京胡聲,多么美妙,多么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