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英雄時代作文1000字
范保邦堅信,不管多少年之后,他依舊會為自己的名字而感到自豪。他的名字的確很響亮,也有那么一點內涵,這都得歸功于他那崇尚英雄的父親。父親的大半輩子都屬于那個紅歌響徹,英雄輩出的時代,那時的偶像就是英雄,英雄就是、、,還有雷鋒。盡管后來改革開放,時代滄桑巨變,范保邦父親那腔英雄熱血溫度一直沒下過沸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當一名保家衛(wèi)國的人民英雄,哪怕是烈士他也愿意,可眼看是不能實現了,于是,他將那待了卻的心愿交給了兒子。首先就從他的名字開始——保邦,顧名思義,保衛(wèi)民族之邦,保住這個文明禮儀之邦。
父親的“英雄”教育很起效,范保邦從小就豎立起了自己的英雄理想,他要除惡揚善,維護治安,成為社會的一股正能量,受到每一個人的尊敬,他相信在某次機會上,他將大展身手,取得前所未有的功勞,最好還有一個戲劇性的結局,抱得美人歸或者得到一大筆獎金……為此,他從小就拜了兩個外國人做偶像——蘇婆曼和奧特曼。他總是這樣或那樣地幻想著,同時,他也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那樣一個機會,他將“一戰(zhàn)成名”,他是那樣的一心一意地等待。
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范保邦仍是如此地專心等待,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一個特別的習慣,那就是對那些瑣屑之事不管不顧。他不小心在學校撿到了十塊錢,他便開始對著這十塊錢猶豫:我應該把它交到老師那嗎?雖然廣播里總是這樣教育我們,但這十塊錢就一定能回到真正的主人手中嗎?如果為了這件小事,我就早早地“出手”,是否有點大材小用。再說別人也許會視作假善,那就劃不來了……最終,他果斷的將十塊錢重新放在了地上。
當遇到一個老婆婆,為了她那爬到樹上的小貓咪犯愁時,范保邦又在想:為了那只小貓瞇有必要嗎?這里沒人,我的功勞除了老人沒有人會知道,也不會有什么戲劇性的結局——頂多會從老婆婆那得到一把獎勵的糖果,或者只是贏得那個老婆婆的歡心……范保邦想到這打了個寒顫,他鼓了鼓勇氣:英雄一定要耐得住黎明前黑暗里的寂寞!于是,他兩手往口袋里一插,吹著口哨走了。
這樣的事在范保邦的世界里屢見不鮮,他那么的癡狂,卻等來了一個不好聽的稱號。他整天就像一個剛凱旋而來的英雄一樣對待身邊的人,夸夸其談,從幼稚園到初中,他都未曾失落過。但是,后來上了高中,他的那種“高高在上”終究惹怒了他們班上最有文采的一個同學,那位同學用他的才氣羞辱了范保邦,喚他作“飯桶幫”。
顯然這么一個外號對范保邦來說來得有些遲。但是這個外號終將是要陪伴他度過余下的日子,因為每一個認識他的人都對這個名字之巧妙拍手叫絕。范保邦感到很失望,他認為這個外號將成為他英雄生涯一個不可抹去的污點。范保邦不怪那個“才子”,他只能怪他所在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要拋棄英雄嗎?不,這個世界只能被英雄拋棄!他固執(zhí)地這樣認為。這個世界越是失落,就越需要一個拯救它的英雄,他感覺自己一下子走出了困境,又回到清醒狀態(tài)了。
就這樣,范保邦頂著一聲聲的“飯桶幫”,在這個世界又等了幾年,而“英雄歸來”的一幕卻遲遲沒有出現。對于現實的世界,他迷茫了。
范保邦每天吃飯,工作,睡覺,然后吃飯,工作,睡覺……范保邦的生活就像一個簡單的周期函數,延伸著,反復著……直到范保邦找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互聯(lián)網。
范保邦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玩起了微博,他將自己的昵稱就起為“英雄“,頭像是一個四肢發(fā)達的超人。輕而易舉地,他就在這個虛擬的世界樹立起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
范保邦在發(fā)微博這一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一篇微博,短短的一百多字,字字都是他“傾吐”而出。他發(fā)表的內容沒有別的,只是對一些見義勇為無私奉獻的“英雄”或是“英雄事跡”的贊許與歌頌。每每有這種人或那種事出現,范保邦一定在第一時間發(fā)表“肺腑感言”。他的贊美總是那么激昂,字字謳歌,天花亂墜——他是在用生命在刷微博。字里行間充滿著他的激動,類似于咆哮,就好像那位“英雄”是他的一個熟人,甚至似乎就是他自己。前面這些還不是什么,他真正的神來之筆是每一次謳歌過后,他都會理智地加上最后幾句話——“如果我是那位‘英雄’,我將……”。范保邦在互聯(lián)網上的人格魅力,恐怕就是體現在這每一次“咆哮”過后的“理性坦述”之中,這也無不反映出他擁有與他贊美過的每一位“英雄”相像的品質——至少大多數看到他微博的人都是那么想的。
自然而然,范保邦的微博粉絲劇增,他的微博被人們瘋轉,各大貼吧論壇都在討論他,網友們對我們這位“英雄”浮想聯(lián)翩。不到一年半,范保邦成了“網絡大V”,這回,他真成了“萬眾矚目”的“英雄”。
范保邦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與成就感,這些年來,它在互聯(lián)網里過得很好。在這里,他是良好公民的形象楷模,身披“英雄光環(huán)”,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招來好評不斷,贊聲如雷。在這里他可以憑著他的過人天賦輕松做英雄,當他的粉絲們對他的形象浮想聯(lián)翩時,在網絡另一頭的范保邦也許正口叼一根長壽煙,頭發(fā)凌亂,衣衫不整,貪婪地看著收到的私信。最重要的是,在這里,沒人會叫他“飯桶幫”……我們的英雄沉浸在人們的愛戴之中,他很安心,可是,還有一個現實世界——那個被范保邦遺忘的世界——真的不需要英雄嗎?
這天和往常一樣,范保邦急匆匆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心里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的“粉絲”們。在途經某A湖時,范保邦聽到湖里有什么動靜,仔細一聽,竟是那“激動人心”的救命聲。范保邦立即跑到湖邊一看,看到了那“久違”的一幕——一男孩正在離湖邊十幾米的水里拼命地掙扎著,他的雙腿在水中毫無方向地亂躥,手用力地拍打著水面,激起半米高的水花,可頭還是時沉時浮,嗆著水的嗓子沙啞地喊著“救命”,而沉浮的頻率也越來越慢……
情況萬分危急。很好!情節(jié)正按著電影里常有的節(jié)奏進行著!按照通常的設定,范保邦應當扔下公文包,換上超人服〔這一步可以省去〕,以一個優(yōu)美的入水姿勢跳入水中,然后,在眾人敬佩的眼光下將男孩救起。但是,此時此刻,我們的英雄卻望著這水波浮動的碧綠湖水遲疑了。這不正是苦等了幾十年的“機會”嗎?
男孩已在水里奄奄一息,他盡力將脖子伸得老長,將求助的目光投向“英雄”,而“英雄”卻站立在湖邊,冒著冷汗。
“快點救人啊!”
一個粗獷的嗓音在他的耳后響起,直震范保邦的心臟。范保邦還沒來得及轉過頭來,一道黑影從他的身旁飛過,撲通一聲跳入水中,接著是有力的揮臂拍水,一個魁梧的背影正向即將沉沒的男孩游去。范保邦還想為之做些什么,可如今焦點鏡頭不再屬于他。范保邦不由自主地退了幾步,摸索著拾起公文包,悄悄地跑離現場,頭也不回。他已經不再是主角。
范保邦一口氣跑了回家,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待稍微平息后,他認識到他的生活不能因為這件事被打亂,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做些什么。于是,他打開了電腦,開始發(fā)微博。老習慣,就A湖那件事,對那位黑衣漢子大肆贊揚了一番后,開始“如果是我……”,可此時他的手指卻艱難地停下來了。若有所思一會后,他還是一口氣將這篇微博完成,發(fā)表了。
范保邦兩眼直直地盯著電腦屏幕,看著越來越多的“贊”,各種各樣的好評紛至沓來,自豪感油然而生。那面屬于“英雄”的“旗幟”,踩著上一個時代的紅歌,又一次在這個時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