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會吃飯
富貴傳家,不過三代;道德傳家,十代以上。
——題記
民以食為天。吃飯?jiān)谥袊加袠O大的地位。從小父母就教我吃飯?扇缃衤虻剑核麄兘涛业,也不僅僅是吃飯。
家里的第一碗飯總是先盛給爺爺?shù)摹Pr我不懂,餓了就爭著去盛飯。爸爸每一次都攔下我:“爺爺老了,我們應(yīng)該先讓爺爺。”我似懂非懂,卻也乖巧地讓出了位子。等我大了些,因?yàn)槭仟?dú)女,家里人都寵我,于是便又開始占山為王,將家里一切好東西都裝進(jìn)自己的口袋,每次開飯都沖在最前頭?晌乙淮味紱]如愿!伴L輩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我們得孝敬他們!卑职置嗣业男∧X袋,讓我把飯遞給爺爺。同樣,只要有長輩的宴席,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只要長輩沒上桌,小輩都不能開飯。每當(dāng)我和堂姐鬧著要飯吃時,爸爸的理由都只有一個:爺爺還沒來呢。慢慢地,我長大了,第一碗飯讓給長輩的習(xí)慣已在我心里落地生根。
沉著之人,運(yùn)籌帷幄;浮躁之人,一事無成。這是外公對我說的一句話。每當(dāng)我拿碗只拿碗邊時,外公就會板著一張臉:“扣好碗底才不容易打翻,毛毛躁躁像什么樣!”我無奈重新調(diào)整姿勢,兩只手牢牢地捧著碗,雖然麻煩了許多,卻能保證不把碗打翻。有時沒注意,又忘了外公的話,媽媽便敲敲我的手提醒:“手又不放碗底了,被你外公看見又得挨訓(xùn)了!”我也很委屈,不就幾步路,至于那么小心嗎?外公嘆了嘆:“要真打翻了,怎么跟農(nóng)民伯伯交代哦!”之后,拿碗我再不只拿碗邊了。
“吃多少煮多少。飯粒不能留在碗里。不吃干凈不準(zhǔn)離席。”這是外婆常對媽媽嘮叨的話。“媽,米夠!”“夠也不能浪費(fèi)!蓖馄旁谄渌胤綐O好說話,可這方面她向來說一不二。每次我出去吃飯,總會有人表揚(yáng),“這孩子真節(jié)約,還是大人教得好!”這時我又想起老祖宗的話: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誰都會吃飯,但要把飯吃好,吃得無愧于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不僅靠個人,也靠家教。我的父母并沒有要求我食不能言,細(xì)嚼慢咽,但他們卻在一些底線上不容退讓。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在我小時就讓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xí)慣。我相信等我有了下一代,我也會讓他們學(xué)會吃飯,學(xué)好飯桌上的家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