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早晨,清潔工的掃帚聲劃破了小城的清夢,新的一天開始了。路邊的早點(diǎn)攤陸續(xù)開始冒煙,包子、油條、餛飩、米粥、老豆腐,雖說都是一些北方尋常的食品,但價格便宜,最主要的是對人們的胃口。
最早光顧的一般是中學(xué)生。他們背著書包騎著自行車趕著去學(xué)校上早自習(xí)。其中不少是剛被家長從被窩里轟起來,沒來得及吃早飯,睡眼還惺忪著。支上車子,花上三五塊錢,六七分鐘就把肚子填飽了。學(xué)生們很辛苦,但這辛苦的后面充滿著希望。小城不大,所以盡管許多家長有車但孩子們也不愿意被接送,尤其是中學(xué)生。和小伙伴們相約一塊騎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樂趣,仿佛雛鷹在練翅膀。
早班車開始運(yùn)行的時候,上班族開始行動了。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影樓、寫字樓的員工在門前做起了集體操。行人忙著趕路,偶爾會扭頭看一看,在心里評一下哪家做得整齊。
交警還沒上班,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常常出故障,但這里很少發(fā)生交通事故。生活在青山綠水懷抱中的人們心情都很平和,“著什么急嘛,最多遲到幾分鐘還能咋地?”大家心里說。
太陽升高了,在晴朗的天空中顯得格外耀眼。沒人敢去看它的具體位置。到了中午,主婦們開始做飯,等上班上學(xué)的家人回來吃。午休過后,一些退休的老人開始在街邊聚集,有的下棋,有的聊天。他們不用上班,就這樣可以消磨掉一下午的時間,只等著到了點(diǎn)去接上幼兒園或小學(xué)的孫子輩兒下學(xué)。
晚飯后是小城最熱鬧的時候。老人們體格好的往往走出家門遛彎;成年人會追求點(diǎn)兒夜生活,好友們湊一塊搓幾圈麻將,喝點(diǎn)小酒。家里有小孩兒的有的要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好早點(diǎn)讓孩子休息;大孩子們被家長要求在家里做功課,也許家長前腳出門他后腳就去開電視了。廣場上自然少不了跳舞的大媽,她們盡情揮灑自己不多的青春,圍觀的人越多,跳得越起勁。夜里十點(diǎn)左右,喧囂了一天的小城漸漸安靜下來。人們開始進(jìn)入夢鄉(xiāng),等待下一個黎明的到來。在這個宜居的小城里,人們就這樣周而復(fù)始地生活著,一代又一代,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