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燒
培根是軟的,但經(jīng)過炙熱的鐵板的煎熬,也變得筋道起來——題記
今天難得休息,我看了一場電影叫做《鐵板燒》,頗多感想。
《鐵板燒》這部電影總體比較搞笑,但又有一種諷刺的味道。它大概講的是:有一個窮小子給一家鐵板燒店的老板當(dāng)了上門女婿。因為家里窮,又要照顧103歲的爺爺,窮小子每天被妻子和岳父欺負,可他卻十分懦弱。但到了最后窮小子再也不能忍受這屈辱了,一怒之下要帶爺爺離開,這時岳父和妻子卻對他非常好了。
看到結(jié)局時我很解氣:窮小子醉醺醺地收拾自己的破衣服破褲子,他的妻子端著湯在旁邊哭著求他不要離開;岳父拿著保險柜的鑰匙要把一切家產(chǎn)給窮小子……窮小子一邊搖搖晃晃地收拾,一邊結(jié)結(jié)巴巴地喊:“沒有……你們,我不……不會餓死!”我心里暗罵:現(xiàn)在才知道窮小子的好了嗎?哼,你們平時又是怎么對他的!
我又覺得疑惑:為什么電影要取個“鐵板燒”的名字呢?難道只是寫這個故事的背景?寫窮小子在鐵板燒店里工作?
窮小子的生活是悲劇,每天都受那么多的屈辱,他也不敢抱怨。但當(dāng)這刻骨的屈辱堆積起來,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爆發(fā)得猛烈、兇猛、突然。我猛地想起了培根,剛切片時軟趴趴的,到了高溫的鐵板上炙炒后,只要達到一定的溫度,培根上的油就會“啪”地炸開,也就是這時,培根就變得筋道、堅韌。我似乎明白了這“鐵板燒”的含義。
我想人也是如此,經(jīng)過了高溫,才能去除心中的軟弱,才能擁有鋼鐵的意志和堅毅的目光。
感謝《鐵板燒》,感謝它給我?guī)淼乃伎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