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今日,無悔?無憾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蔽液仙蠒荆磸偷袜骸盀槿祟惖慕夥哦窢帯,陷入了沉思中,仿佛回到了那個遍地狼煙的時代……
自鴉片戰(zhàn)爭起,到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再到內戰(zhàn)結束,一百多年的時間,中國一直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段激勵人心的話也被無數的中國戰(zhàn)士當作座右銘和前進的動力:“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最近網絡上正在熱播一部激起無數中華兒女滿腔熱血的抗日戰(zhàn)爭片——《我的特一營》,它向我們描述了著名的臺兒莊戰(zhàn)役的激烈戰(zhàn)斗、士兵勇敢的場景,也向我們展示了日寇侵略者的面目猙獰!
正如劇中所示,在中國被敵軍侵略的一百多年里,有多少英雄壯士、多少熱血男兒舍家為國、奔赴戰(zhàn)場、為國捐軀。他們不惜以自己的身軀去抵擋敵人的炮火、以堅毅的后背去面對那尖銳的刺刀、以鮮紅的熱血來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也曾有多少英雄,目睹自己的父母妻兒被敵軍所殺,目睹親人在臨死前那堅定、痛苦還有掙扎、反抗的神情;也曾有多少長官,親手擊斃了那與自己出生入死、生死與共的兄弟,只為他們不必在敵軍的侮辱中死去,讓他們死得有尊嚴、有意義!人心都是肉做的,他們也會流淚,也會不舍,也會痛苦,但在國家危在旦夕之際,他們別無選擇。為了國土不被敵寇踐踏,為了今后的子孫不會冠上奴隸之名,他們立誓:“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哪怕流盡最后一滴血,也要殺滅最后一個敵人!
曾有人在觀看抗日戰(zhàn)爭片時,看到那些面對國家尊嚴和自身安全的抉擇的人選擇了國家,并沒有稱贊劇中人物的忠心愛國、視死如歸,反而不以為然地說道:“這人真傻!現如今哪還有這等傻子!”這話的前部分著實讓人氣憤,是,那些革命先烈大可不必以死衛(wèi)國,他們大可丟下武器、退出戰(zhàn)場,過上那幸福美滿的生活!可這種生活會長久嗎?如果他們這樣做了,還會有如今的中國嗎?我們又可能會待在家里舒適地看影視片嗎?我想這一切都應附上一個否定的句號。
可話的后部分的確讓人深思:現如今還能找到不惜一切,只為捍衛(wèi)祖國領土和尊嚴的人嗎?誰都不敢給予一個肯定的答復。
就2019年至今的中日“釣魚島之爭”來看,在我們這代青少年中,雖說極多數人義憤填膺,但卻也不了了之,亦有許多人表示:“不就一小島么?歸誰都一樣!無所謂啦!”可見而知,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廣大青年的重視!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躲在溫室里好好被呵護著,我們無需面對酷暑寒冬”這無疑成了我們青少年做事的最佳借口。學習上,我愛學不學,誰都沒管我;課堂上,我作業(yè)不交,愛聽課不聽課,你也沒資格訓我,我是祖國的花朵;社會上,我拉幫結派,打架斗毆,警察也沒我轍,我是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
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醒悟吧!青少年們!抗日期間,同我們一樣應該被溫室呵護的花朵,早拿起槍桿,踏上戰(zhàn)場,與敵人斗爭,捍衛(wèi)祖國,甚至戰(zhàn)死沙場!
而今日享受安逸生活的我們,是在干什么呢?是在踐踏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尊嚴;是在玷污曾經躺滿烈士遺體的土地;是在丑化那見證了中國尊嚴和榮譽的五星紅旗!試問我們有資格這樣做嗎?不,我們沒資格,一丁點資格都沒有!
革命家魯迅先生在民族危難時,曾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
所以,青少年們,奮斗吧!不要讓我們這代人使革命先烈蒙羞,亦不要讓我們皓首蒼顏時,為現在的行為后悔,為未曾為國奉獻而遺憾!“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悟”,做到無悔無憾,勿忘國恥,復興我偉大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