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綻放在石頭之上
打磨,撫摸,玉石才能溫潤剔透;鞭策,教誨,我才能茁壯成長。而我愿在母親的“打磨”下,在石頭之上開出最美麗的心花。
——題記
媽媽是個玉石愛好者,她經(jīng)常從外地帶回來些玉鐲子、墜子,經(jīng)常拿出來玩弄、打磨。我常常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您要常常把它們拿出來撥弄呢?”媽媽笑著說:“只有不斷地撫摸、打磨,這玉才能晶瑩光滑!
一天晚上,我剛洗了澡出來,身上濕濕的,滑滑的。我看見媽媽又坐在沙發(fā)上擺弄她的寶貝,我好奇地湊了過去,在這眾多的玉制品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其中一件:只見它瑩潤剔透,飄著幾縷翠絲,顯得溫秀可愛,我最喜歡的就是它了。我忙問媽媽這叫什么,媽媽說:“這叫‘女兒秀’,是咱家最好的一只鐲子了。真不愧是我女兒。”我得意起來,將這只玉鐲子戴在手上,看來看去,覺得煞是好看。玩夠了,媽媽叫我取下來,誰知手臂上有水,鐲子順著手臂滑落,我沒抓穩(wěn),只聽“啪”的一聲,那只“女兒秀”已經(jīng)摔碎在地上。在幾秒鐘的時間內,一只漂亮的玉鐲子已經(jīng)碎成三截,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一個耳光在我的臉上炸響:“你就不能小心一點嗎?從來都是這么毛手毛腳的!學習上也從來都是馬馬虎虎的……”
我捂著臉沖進臥室里,流著淚,撫著紅腫的臉頰,心里頗不服氣:媽媽即使再喜歡玉,也不能打自己的女兒啊。
過了一會兒,媽媽走進來,摟著我說:“對不起,孩子。媽媽不該打你,媽媽只是想讓你改掉從小形成的壞毛病。打你也是迫不得已,你懂嗎?就像那只‘女兒秀’,只有不斷打磨才能閃耀奪目,而媽媽希望你能在我的教導下成為像‘女兒秀’一樣成功的女性!
聽了這話,我撲在媽媽的懷里哭得更厲害了,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我成長路上的一幕幕場景:
蹣跚學步時,我一次次跌倒,可媽媽從來不主動扶起我,卻大聲叫我勇敢往前走;
考試得了一百分,我仰著臉期待媽媽獎賞的吻,可媽媽說卻說:考好了,不要得意忘形,要警惕下次考差;
當執(zhí)行班長時,我在班上遭到同學誤會,滿肚子的委屈向媽媽傾訴,媽媽竟然叫我凡事先作自我反省,多看同學的優(yōu)點和長處……
曾經(jīng),我是那么反感媽媽的教育方式,在我心中,身為公安局長的父親都要比她慈愛好多好多。
可此刻,望著媽媽手中殘損的玉鐲子,我終于懂得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打是親,罵是愛!
我哭泣著告訴媽媽,我要改掉壞毛病,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給媽媽更多的“女兒秀”。媽媽欣慰地笑了。
打磨、撫摸,玉石才能璀璨奪目;耳光響亮,我才能不斷懂事。媽媽的鞭策是一種清醒的愛,理智的愛,深沉的愛。
愛之花綻放在石頭之上,別樣紅,分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