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八卦
校園里的人和事,一點一滴,匯成人生中那片難以蒸發(fā)的湖,在青春之光的照耀下,久久不失其奪目誘人的光彩。
——題記
放眼過去,回憶起小學時那段校園生活,是如此令人難忘;想起那一個個八卦故事,又是那么令人忍俊不禁,余味無窮。
小學四年級時,告別三年的數(shù)學老師,我們又換了一個新數(shù)學老師。這是位中年男老師,姓朱名志暢,是我們學校的總務主任,小有名氣。他的長相頗具長者風范,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泛著淺淺的皺紋,那雙時常瞪起的眼睛中透著的是凜然正氣,突起如山高的鼻子下是濃密的胡須,讓人頓生敬畏之情。不知為什么,同學們管他叫“朱大腸”,或許是因為他那略微肥胖的身體,也或許是因為當時這個名字風靡全校,聽到有相似字號的人一并喜歡叫他“朱大腸”。然而我們并不是因為對他有什么不滿而起的外號,那時的我們或許過于天真無邪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老師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加方言”,顧名思義,他是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老師,在他口中,方言可以在普通話中隨意“穿梭”,這時不時夾雜著方言的普通話總讓我們開懷大笑。記得一次學校集會上,作為總務主任的朱老師第一次上臺講話時,把“橡皮擦”念成“羊皮旮”,把“亂丟垃圾”念成“孿兜垃圾”,帶有濃郁方言色彩的講話引起多少同學的暗笑,后來甚至有幾個調皮的同學還偷偷模仿他講話,可謂是“有聲有色”。
不僅如此,我還曾經親身經歷過朱老師另一個教訓同學的“法寶”。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的后桌——小頑童趁老師轉過身抄題的時候用小紙團丟前面的同學,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朱老師這時猛一轉身,逮個正著,眼睛直盯著我后桌,帶著幾分怒氣說道:“別以為我看不到,我從黑板的反光里看到你在扔東西,沒話可講了吧,站起來!”我這后桌一貫上課不認真,這次又被朱老師逮個正著,看來要被好好教訓一頓了。朱老師踱著大步,怒氣沖沖地走下來,我轉過頭看看后桌,他已紅著臉低下頭,似乎有所防備似的。我剛轉過頭,朱老師便開始訓斥了,只見一滴綠豆大小的口水飛速濺到我的臉上,之后便是一陣“狂風暴雨”,唾沫星子劈頭蓋臉而來,我忙用衣服擦拭,立即“進港躲避”,用衣服擋住額頭。我總算嘗到了這讓小頑童都不得不束手就擒的“法寶”,只是不得不“犧牲”我的臉罷了。
朱老師還留給我清晰記憶的是他走路是異常的,他走得很慢,而且還“大搖大擺”,初以為這是他洋洋得意,展示威望的表現(xiàn),直到最近探望小學班主任時才從她口中得知,朱老師患有一種病,所以走路才這樣。老師的一句話徹底解開了我心中多年的疑團和誤解,更讓我對他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
朱老師只教了我們一年的數(shù)學,但與他相處的這一年里,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愉快的時光,至今令我懷念。或許,有人覺得這些八卦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但在我們心中,這是對老師最真實最樸素的情意,不是嗎?
時光總會淡卻我們的記憶,但這些記憶深處的有趣的人與事是永遠抹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