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議論文作文1000字
同學們,《七律·長征》是我們童叟皆知、耳熟能詳?shù)囊皇自,讓我們一起來吟誦:“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935年10月毛澤東率領(lǐng)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jié)束,回顧一年來翻越的雄關(guān)漫路,他滿懷的戰(zhàn)斗豪情,寫下了這首長征頌歌。
長征是人類堅定無畏的精神豐碑,它矗立在赤水之畔、草地之上、雪山之頂,毅立在我們中華民族精神之巔,更嵌入了共和國子民血脈之峰。
怎能忘記:忍饑埃餓,累死也絕不拖累陳庚將軍的小紅軍;夜行草地,長眠泥潭也要救護小戰(zhàn)士的老紅軍;衣著單薄,凍死也要把溫暖給予他人的軍需處長;身體虛弱,餓死前還在用魚鉤給病重戰(zhàn)士釣魚吃的老班長;生命垂危,合眼時仍想著把黨證、七根火柴交給黨組織的無名戰(zhàn)士;踏著云空鐵索,穿過槍林彈雨飛奪滬定橋的突擊隊員……他們“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堅定毅志;他們“為雪國恥灑熱血”的犧牲精神;他們“守得云開見日出”的樂觀主義精神,他們“身肩民族存亡貴”的愛國主義情懷,像干柴之烈焰溫暖寒空,似明月之清輝灑滿荷塘,如紅日之光芒照亮寰宇。正所謂“壯士悲歌垂千古,新橋落成萬世歡。”
可如今有人說長征之路已無處尋覓,也有人說長征故事已成為歷史,還有人說長征精神已經(jīng)過時。歲月易老,精神永存。君不見:莘莘學子求知學習的長征路上,有篤學慎思,有拼搏進;志士仁人改革開放的長征路上,有潛心鉆研,有銳意創(chuàng)新。地球上和平發(fā)展的長征路上,有奔走呼告,有歡聲笑語。
“神舟十一號”飛船女航天員王亞平,就是新長征路上的排頭兵。20xx年10月,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要發(fā)射,送它升空的火箭,還是“長征二號”。“長征”,代表著火箭飛過的長長的足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yè)艱苦而又光榮的歷程。對王亞平來說,光鮮背后三年多超強度的訓練,就是一次“長征”。
她第一次坐上超重耐力訓練設(shè)備,機器轉(zhuǎn)動起來,她覺得眼前的整個世界天旋地轉(zhuǎn),臉好像被無數(shù)只手狠狠拉扯著;因為作用力的原因,眼淚從她的眼角橫飛出來。她硬是咬牙按規(guī)定完成各種技術(shù)動作,短短30秒,簡直就像三個小時一樣煎熬。這樣的訓練,她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回?伤龔奈窗催^安全暫停按鈕。王亞平說“因為我們心中都記得那句面對國旗立下的誓言: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yè)奮斗終身。”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實的。我們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少年都是各具風采的,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小紅軍。13歲神童范書愷,以601的高分考上清華大學;15歲的跳水健將任茜,里約奧運會女子十米臺包攬金銀;17歲的高三女生劉伊瑋,平均3。94秒破魔方世界紀錄……有人說這些都是神童冠軍,離我們太遙遠。那就說我們,秋季運動會賽場上,我們不言放棄的英姿,被定格;中考高考考場上,我們從容答卷的身影,被放大;小區(qū)休閑廣場上,我們助人不言謝的笑聲,隨風遠揚……這就是新長征路上最平凡的我們,這就是我們的德行、信念、堅守和責任!
同學們,孜孜不倦地向?qū)W、樂觀豁達地處事、勇敢無畏地直面人生,這就是在告慰烈士英靈,這就是在詮釋愛國愛家的意義,這就是在向世人宣告:我們就是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小紅軍!留得精神在,豪情存,再行長征誰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