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
書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縱橫幾萬里的尊嚴(yán);
書是一條河,綿綿流淌的是上下幾千年的智輝;
書是一個(gè)人,字里行間悸動的是獨(dú)行的靈魂;
書更是一次旅行,在旅行中名思,就是“帶一本書去旅行”。
書,神奇瑰麗,包羅萬象,它書寫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記錄著仁人智士的傳奇佳話。倘佯書中,惜黛玉葬花,嘆水滸好漢,品一代裊雄,觀西天取經(jīng),感時(shí)光流逝,書,以它獨(dú)道的智慧,給予我們啟迪思考。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shí)在旅行中,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帶“一本書”去旅行,我們便可在旅行中尋覓書跡,感知天地。
朱熹曰:“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我看來,旅行本身就是一本好書。
中國北方敦煌莫高窟的神秘莫測,使我浮想聯(lián)翩,正如同看余秋雨先生的《人生苦旅》中的莫高窟,廬山瀑布的壯觀奇麗,使我心鶩其中,如同李白的“疑是銀河落九天”,內(nèi)蒙古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使我平靜閑適……南方,人杰地靈,杭州西湖、西雙版納,都令我心弛神往。
在橘子洲頭風(fēng)揚(yáng)文字,澎湃激情,感受偉人當(dāng)年的意氣風(fēng)發(fā)。“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在零丁洋前思如潮涌,感動至深,感受文天祥當(dāng)初英勇無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維納斯斷臂前,啟迪深思,感受到的是其斷臂的殘缺之美。
探訪這些名勝古跡,我仿佛穿越古今,穿縮于書中,仿佛與古賢圣人交談,聆聽教誨。
在旅行中,看到風(fēng)云變幻,我不禁查閱資料,學(xué)到的是天文知識,看到的是喜馬拉雅山,感嘆滄海桑田,學(xué)到的是地理知識,看到生物繁衍棲息,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識,這讓我更直觀感受到書中的知識。
在旅行中,來到大海前,觀海納百川,讓我懂得了寬容他人,包容他人。在看海水穿石的神奇時(shí),我領(lǐng)略到了水并不只有液態(tài)美,并不只是隨波逐流,是堅(jiān)韌,是頑強(qiáng),是不卑不亢,也許只有像水一樣執(zhí)著追求,才可為自已的理想做出力量。水是鏡子,是一面明鏡,反射出真、善、美,反射出人性的光輝。在看完大浪淘沙的絕倫后,我感知到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是堅(jiān)持、是努力、是拼搏,是人類為共同的目標(biāo)而奮勇的一種精神。面對高聳入云的大山,我更能清晰捕捉到那種精神,爬山的過程雖然艱辛萬苦,但只有努力攀上頂峰,才可“一覽眾山小”。這也許正是我們曾在書中看到過的真善美,堅(jiān)持不懈,頑強(qiáng)拼搏的真理哲思。
在旅行中,我也看到:陜北人的安塞腰鼓和他們豐收的喜悅。許許多多的民風(fēng)民俗,婚、喪、嫁、娶……而這些不正是他們熱情、好客、純樸的最好體現(xiàn)嗎?在他們的勤勞純樸中,感知的是人性的光輝。
由此可見,書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書的外延與生活相等。
旅行是一本好書。
在旅行中,我看滄海桑田;
在旅行中,我解自然迷題;
在旅行中,我享清風(fēng)流水;
在旅行中,我品婉約纏綿;
在旅行中,我感豪邁灑脫;
在旅行中,我思人生真諦;
……
旅行如書,在旅行中增添了對人生的感悟,似在書中徜徉。讓我們一同“帶書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