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
《童年》是高爾基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黑暗天地里,備受欺凌?墒,悲慘暗淡的童年生活卻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成為優(yōu)秀的人。
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而外祖父家是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阿廖沙常常遭到毒打。但是,他的童年也有溫情的一面:外祖母的呵護讓他感覺到了親情的溫暖;茨岡尼克、“好事情”等好朋友讓他感覺到了友情的可貴。生活中的真善美讓他變得堅強、樂觀。直到母親去世,外祖父破產(chǎn),不愿養(yǎng)活任何人,他被迫流落人間,開始了獨立謀生的生涯。
高爾基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和他相比,我們的童年是陽光燦爛、多姿多彩的,充滿了歡歌笑語。在家里被爸爸、媽媽呵護著,被爺爺奶奶寵愛著;在學校,有老師親切的教導有朋友真誠的關(guān)愛。每天都生活得無憂無慮,幸?鞓返爻砷L著。而高爾基呢?他幾乎沒有安寧的日子,每天都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可是他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繼續(xù)努力著,奮斗者,成長為一個正直、善良、對社會有用的人。
困境是人生最好的導師,笑對苦難、堅強樂觀,高爾基就是這樣的,還有很多人也是這樣的。聾啞的海倫·凱勒以她堅強的毅力學會了六國語言,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著作;“科學瘋子”諾貝爾不畏艱苦,經(jīng)過反復(fù)嘗試,屢次遍體鱗傷,終于研制出了炸藥……這就是“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
高爾基的《童年》是一部催人奮進的小說,它讓我懂得了,要珍惜如今幸福美滿的生活,要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努力學習,要在磨難中成長,在奮斗中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