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人——曹操的臉譜
生旦凈丑,京劇中的臉譜種類繁多,每種顏色都帶有個不同的意義。曹操的臉譜在京劇中是全白色的,只有五官使用黑色描繪。一副長眉細目三角眼,眉間一點紅色,意味著奸詐狡猾,猜忌多疑。
我從小讀《三國演義》,也看過有關三國的影視作品,可是這里面對曹操的描寫都是極其陰險狡詐的。我對此產(chǎn)生了質(zhì)疑,為什么曹操用計是陰險狡詐,而諸葛亮用計則是足智多謀呢?后來,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百家講壇《品三國》,對曹操的形象做了全面的分析,以官方記載為例,證明曹操并非《三國演義》中描繪的那樣。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這樣評價曹操:“實際上,曹操是真實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詐、狡猾、殘忍、暴虐,都表現(xiàn)得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誠而坦然!薄拔┐笥⑿勰鼙旧,是真名士自風流”。
可見曹操的為人是十分狂放不羈的,但又不比項羽恃才傲物。當年劉備參與眾大臣歃血為盟,立志除滅曹操,但計謀被曹操識破,劉備只得躲在菜園子里避風頭,生怕曹操懷疑。而曹操卻十分賞識劉備的才能,邀請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見到劉備,笑道:“英雄應胸懷大志,有計謀而知天下局勢,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論當今天下,這樣的英雄也只有你和我!”可見曹操的胸懷是很坦蕩的,自知是英雄,卻毫不謙虛地指點江山。他也贊賞劉備,認為劉備也是英雄,也因此沒有太過刁難劉備,可見他用人只唯才是舉。
在民間,人們都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若沒有曹操,漢獻帝的江山還能守得住嗎?曹操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績頗豐,他雖然囂張,但是如果沒有他的囂張,漢獻帝手下的臣子例如董卓、何進、呂布,恐怕漢獻帝的皇位早已不保了。反觀劉備,打著“仁義道德”的幌子到處招搖撞騙,自稱是皇叔,難道他就憑姓劉就和漢獻帝真的是叔侄關系嗎?天下那么多姓劉的,難道都是大漢天子的后代嗎?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他有什么證據(jù)來證明嗎?用現(xiàn)代語言來表達,他和漢獻帝的血緣關系用dna都不一定能驗出來。
再者,若曹操以漢獻帝的名號命令諸侯平定地方割據(jù)便是不仁不義,那劉備呢?嘴上說著一心要匡扶漢室,卻在漢獻帝退位后建立蜀國政權,自立門戶。既然是匡扶漢室,為什么他建立的國號是“蜀”而不是“漢”呢?既然是匡扶漢室,為什么自立為帝而不是讓漢獻帝劉協(xié)的直系親屬繼位呢?顯然,曹操的行徑比起劉備其實并不為過。
曹操恃才,但不傲物,用人唯才是舉。曹操與袁紹打官渡之戰(zhàn),袁紹兵多將廣,雙方實力懸殊。但袁紹狂妄自大,所以他手下的謀臣許攸連夜去投靠曹操。曹操早知道許攸的智謀,許攸來投,曹操在下榻的地方連鞋也來不及穿便親自去迎接,足可見曹操對可為己所用的人才愛惜。
無論《三國演義》怎么貶低曹操,老是被稱作為“龍”的劉備是沒得比的,遺憾的是他的《孟德新書》沒有流傳下來,但無論如何,從他為《孫子兵法》作的序中可以體現(xiàn)出他的高明!三國時代,是一個地方勢力割據(jù)的紛亂時代,就是這樣一個背景,誕生了一個新穎的文化時代。一改前朝駢文的華而不實,而是一種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的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安風骨”,而曹操就是“建安風骨”之首,其詩句現(xiàn)在仍廣傳于世。例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岑,悠悠我心,……周公吐府,天下歸心!薄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薄皷|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钡鹊。能寫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的人,怎么可能是奸詐的小人呢?
真正成天打著“仁義道德”的幌子招搖撞騙,是無法與人爭雄的,作為統(tǒng)治者,只有用謀略,才可以得天下。曹操生于亂世,那時地方勢力割據(jù),沒有謀略和計謀是會被淘汰,甚至引來殺身之禍的。曹操是一代梟雄,在軍事上固然有奸狡虛滑的一面,但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有兩面性的,為什么曹操用計是狡詐,而諸葛亮用計則是用“錦囊妙計”“文韜武略”來形容呢?如此一來,曹操的臉譜其實不應如此。
在治家方面,曹操也有其獨特之處。俗話說:能治家才能治國。曹操的兒子曹丕,曹植也是建安詩人之一。歷史文壇上“一門三父子”的不僅僅是蘇門,曹氏早就轉美于前了。曹操臨終時,他留給他妻子們的是一些針線女工,而不是奇珍異寶。這一點很重要,對于他來說,要錢要財并不是難事,但他卻要他的妻子們自食其力。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這恰恰體現(xiàn)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當然,曹操也不是盡善盡美的。畢竟,盡善盡美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尤其是走這一條路的人,注定了不可以用常規(guī)來評論其功過。曹操,真可謂是一代梟雄,而非奸詐小人,只是被眾人非議弄得背了2019多年黑鍋,今天為他作詞一首《念奴嬌》:
波濤萬丈,無處去,千古英雄于此。戰(zhàn)鼓豪擂,惟曹操,一代亂世梟雄。白波卷地,驚濤駭浪,引得千尺雪。千古江山,無數(shù)英雄惜墜。憶往昔,有建安風骨,才華橫溢。文人筆墨,字里間,句句詩成篇賦。教子得方,治國平天下,一代梟雄。人生如夢,不知何時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