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月明珠有淚
滄海月明珠有淚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店看見了一本柳永的《樂章集》,擺在陰暗的角落里許久無人問津了,那淡藍得身影散發(fā)出一股冷香的書卷氣,那一點似有似無的飄渺的氣質(zhì)讓我心頭一陣異樣。于是,鬼使神差地,我買下了它。
記得有段時間,夜晚總愛用手指尖輕輕摩挲著那本書的封面,在有刺眼的臺燈下,那是我最愛的淡藍,夢幻般的淡藍。另有一幅牛皮紙的黃褐色為底子的水墨畫,畫的左邊是一株枝條錯綜的楊柳,而樹下則是一片沿向天際的無垠的碧水以及明滅不定的若隱若現(xiàn)的叢叢葦桿。畫的左上角則是一首黑體的《雨霖鈴》,屯田的詞里除了《看花回》,我最愛的便是這首了,配著古色古香的水墨畫,雖無殘日,但也相去不遠了。
閑窗之下,沉吟獨坐,指尖劃過墨色的詞句輕吟“曉風(fēng)殘月”,在憂傷的淡藍與蕭索的黃褐里愈發(fā)地寂寞了,淡淡地水中鳶尾般的藍色夢幻倏然而至。
楚天,依舊是淡藍,我依舊是白衣,無可奈何的似雪白衣。如此蒼白,又如此耀眼。
望著眼前的蘭心慧性,忽然有些模糊了,從此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縱有良辰,亦應(yīng)如同虛設(shè),只能空吟鴛會錦書。殘陽下挽影愈來愈長,晚風(fēng)漸起,遙望千里煙波,已是暮靄沉沉,而那雙層波細(xì)翦的明眸早已淚流滿面,此去經(jīng)年,縱是章臺柳,昭陽燕怕也不及萬一。
晃眼的粼粼波光早已消失,天際的帆影亦已不見,風(fēng)還在吹,鳥還在啼,秋蟲還在低語,人卻已分離。寒意襲來,驀地驚醒,才發(fā)覺早已淚流滿面。窗外蛩聲正鳴至苦處,燈花“噼啪”,驀然旋落,驀地驚醒,才發(fā)覺天氣已雜一絲微寒。默默站起,轉(zhuǎn)過身去悄悄放下幕簾,再次木然而坐,酒樽之中最后一滴香純也已飲盡。香跡杳杳,佳人已再難得,燈火已殘,夜,亦已將闌,柳詞中那無處不在的寂寞尤為引人傷神,字里行間那若有若無的眷念不禁使人遐想那萬里之外的絕世,而獨立是那么傾國傾城,竟能使柳永為之一生寂寞。
倚著清風(fēng)獨立危樓之上,柳絮拂過香鬢依是不覺,望著暗淡長空連著天際芳草,亦似是癡了。倚樓無語,黃昏已近,殘陽下,聚著兩眉離恨,獨立盡那梧桐碎影。
跨越千年,止不住的淚水,我忽然有些明白這位千年前下層文士的心境。命運的多舛讓他無意為仕,于是他留意于平康羅綺,秦樓歌笛之中。縱然位居極品又怎能抵佳人一蹙一笑?“紅顏或白發(fā),醉生夢死”,放蕩不羈便是他生的真實寫照。他才華橫溢,平生自負(fù),一句“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獨占千古,千年來“大江東去”才堪與之并論。飄泊羈旅,鄉(xiāng)關(guān)迢遞,他依舊縱情聲色,但卻又有誰知那月冷霜華之下的他,迢迢良夜,自家只恁催挫的他,木葉飄零,空階下的他?無人得知,亦無人愿知。
才華橫溢,風(fēng)華絕代的背后不過只一個客館孤苦,幾追往事的異鄉(xiāng)浪子而已。沒有恨,沒有屬于自己的地方,亦沒有家。
殘月下,蘆蕩邊,千載已過,楊柳依然寂然輕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