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個什么東西
大學是個什么東西?
面對這個問題,你也許會這樣回答:大學,是“學生天堂”的代名詞;大學,是沒有作業(yè)的代名詞;大學,是寒假三十天、暑假兩個月、五一國慶隨便放假的代名詞;大學,是談戀愛再也不叫早戀,看課外書再也不叫看閑書,逃學再也不必翻墻的代名詞。當然。大學也是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的代名詞。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大學數(shù)量及質量直接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而我卻奇怪地發(fā)現(xiàn),在我生活的這個國家,大學正漸漸淪為收容待業(yè)青年的場所,或淪為某些人追名逐利的場所,正逐步失去其本身應有的學術氛圍。
而與此同時,我們的中學卻在應試教育這條路上策馬狂奔。學生們初中、高中所學的知識,早已背離了學以致用的初衷,成為了追求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敲門磚。
我們不得不悲嘆。這實在是一種本未倒置的畸形教育。
大學是個什么東西?其實這不應是個問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早已不再神秘,它已由當年千軍萬馬搶著過的“獨木橋”,變成了如今大多數(shù)高中生憑借一個并不太高的分數(shù)就能讀上的“立交橋”。
不過,隨著讀大學越來越容易,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了眾多的學生和家長面前一在大學里究竟能學到什么?
如果學生沒能力上好大學。而家長又沒錢送孩子出國留學,只能去一些普通大學。那么在大學里能學到什么,便不再是選何種專業(yè)的問題,而成為考驗學生自制力的問題。因為有太多曾經(jīng)淳樸的孩子在進入大學之后變得虛浮,有太多好學的孩子進入大學之后成績一落千丈,想想都令人膽戰(zhàn)心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某些家長省吃儉用地供孩子上大學,其實是花錢把孩子送進了一個處處充滿陷阱、稍不留神就會跌入“地獄”的“天堂”。
當然,在考慮“上大學能學到什么”這個問題之前,眾多的學生和家長還有一個更迫切的問題需要擔憂,那就是上大學要花多少錢?
最近幾年。大學生開學裝備更新?lián)Q代的速度直接與科技產(chǎn)品發(fā)展的速度成正比,已經(jīng)成為全新的“開學一景”。某網(wǎng)站在開學之際做了一個關于大學生開學裝備的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哭笑不得: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數(shù)碼相機、平板電腦已是開學必備,而臉盆、被子、水壺有沒有則無所謂。要知道,要將孩子所需要的高科技裝備全部買齊,許多父母幾乎要花掉一年的工資?磥硪蟼大學還真是“學費不便宜。裝備價更高”。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如今的大學有這么多問題,那不如不上大學,早些進入社會,就算只能打工,積累些工作經(jīng)驗也是好的。對于這樣的觀點我自然是不贊成的,雖說大學的現(xiàn)狀并不令人滿意,但不得不說,上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們的成長仍是大有裨益的,并且只要有足夠的自制力,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是我們過早進入社會后絕對學不到的。
那么,大學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我認為,如今國內的大學與國外的大學,都像是一雙手抓起了一把沙,不一樣的是,國內的大學將沙浸水之后放在太陽下暴曬,國外的大學則用水不斷滋潤手里的沙。最終,國外的大學用沙捏出了人形,而國內的大學則只留下了一地被曬干的沙子。
至于這樣的現(xiàn)狀何時能得到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