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是一種養(yǎng)分
20世紀(jì)30年代,在美國密歇根州比猶拉縣的一個農(nóng)莊里,為了方便拴牛,農(nóng)場的主人在一棵不太粗的榆樹上箍了個鐵圈,把一頭公牛拴在了榆樹上。公牛常常拖著沉重的鐵鏈繞著榆樹一圈一圈踱步。天長日久,榆樹皮上蹭出了一道凹痕,隨著樹木的長大長粗,鐵圈慢慢地長進了樹身里,成了樹的一部分。鐵圈緊緊地箍住榆樹上留下的那道深深的印痕,就像受了傷一樣,流出了大量的樹脂,如同人受傷之后流出的血一樣。
1930年,一種被稱為荷蘭榆樹病的植物流行病橫掃整個密歇根州的榆樹種植區(qū),農(nóng)場周邊的榆樹幾乎死光了,僅剩下那棵身纏鐵圈飽受束縛之苦的榆樹,人們以為它肯定活不長了?呻S著時間的推移,它不但沒有死去,反而一年比一年茂盛。歷經(jīng)70多年,這棵榆樹更加郁郁蔥蔥。
是什么原因讓這棵榆樹免受荷蘭榆樹病的侵襲而得以存活呢?
植物病理學(xué)家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這棵榆樹是從銹蝕的鐵圈上吸收了大量的鐵元素,才幸免于難的。
本來,銹跡斑斑的鐵圈嵌進榆樹的身體里,給榆樹的生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想不到,給它造成傷害的鐵圈卻成了它的大救星,為其補充了急需的養(yǎng)分,讓榆樹得以健康成長,最終成為當(dāng)?shù)匾痪,成為?dāng)?shù)厝私蚪驑返赖膫髌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