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每一抹植物,不管它是腰圍粗壯、直插云宵,還是腰肢纖細、隨風搖曳,在它的“身下”,厚厚的泥土中,總有著相同的部分--堅實的根。根,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位。一粒種子萌發(fā)時,一般最先長出的就是根。
各種植物的根,其形態(tài)并不一樣。根的形態(tài)主要分三大類:主根、側根、不定根。菜豆的根是由與莖相連的主根和向四周擴展的側根組成。小麥的根則是由纖細的不定根組成,像楊樹、秋海棠也同樣長有這種從莖葉上生出的不定根。此外,不定根中還包括一種由主根和側根演變成的根,又稱為變態(tài)根。這種根一般由其功能來取名。如蘿卜,它的根貯存有各種營養(yǎng)物質,因此叫貯藏根。無花果的根也用于呼吸,故稱為氣生根。而蘭花則依靠它的變態(tài)根寄生在其它植物上,所以叫寄生根。盡管各種植物根的形態(tài)不同,但是它們的基本作用卻是相同的:一是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二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根是如何固定植物的呢?我們先來看看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有多深?曾有一位科學家統(tǒng)計過一棵黑麥的根,這棵黑麥的根系是由1400萬條根組成,若把它們連接起來,共600千米。也就是北京到錦州的距離。查查地圖,你一定會感嘆:一棵小小的黑麥,竟有如此多的根!在南非東德蘭士瓦沃赫里格附近野生著一株無花果樹,樹干只有5.6米高,但它的很深入地下竟達121.92米,相當于35層樓的高度呢!想一想,這么多這么深的根何愁固定不了整棵植物呢?
那么,根又是如何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的呢?每種植物都有根毛區(qū),它位于根的尖端部分。植物正是靠根毛區(qū)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而根毛區(qū)以上直到與莖連接的這一段根,則只是負責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根毛區(qū)長有大量纖細的根毛,就說剛才提到的那株黑麥吧,根毛有150億條,若連接起來,全長1萬千米,是北京到巴黎的距離。這么多根毛,大大增加了根毛區(qū)表皮細胞的總吸收面積。根毛細胞的細胞皮很薄,細胞質少,液泡大,很適于吸收水分,當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濃度時,細胞便吸水,反之即失水。這就好比將一塊干布和一塊濕布放在一起,濕布會放水“救”干布,干布要吸水補充自己是一個道理。一般,根毛的細胞液濃度是大于土壤溶液的,這樣水分便通過根被吸收到植物體中。至于養(yǎng)料,它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主要有氮、磷、鉀等,它們被溶解在土壤液中之后,由根吸收,當然這種溶液濃度一定要低于根毛細胞液濃度,否則植物就會“干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植物正是有了根,才長出粗壯的干,茂盛的葉,開出鮮艷的花,最終結出豐碩的果。俗話說“根深葉茂”,根越深,吸收的營養(yǎng)就越多,吸收的營養(yǎng)越多,植物長得就越健壯,越茂盛。由此,我們是否也能得到一些啟示:只有深深地扎入知識的泥土中,吸取豐富的知識養(yǎng)料,才能結出碩碩的成就之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