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寬容,不要放縱
寬容是一種美德,但是要有一個限度,無原則的寬容,就是放縱。寬容別人是克制、是犧牲,是自我斗爭,需要有一定的修養(yǎng)和海量。寬容是付出,但是不一定就有收獲,沒有收獲的寬容,只能是忍讓,一味的忍讓就是放縱。
放,是解脫約束,得到自由;縱,是縱容、驕奢不羈。綜合起來,放縱的意思是:不加約束,不守規(guī)矩,沒有禮貌,驕奢不羈。
而寬容是尊重意見,理解差異;寬容是因勢利導(dǎo),順其自然;寬容是長善救失。在現(xiàn)代管理理念中,寬容就意味著:多些允許,少些不準(zhǔn);多點肯定,少點批評;多點欣賞,少點指責(zé)。
有一次,理發(fā)師正在給周總理刮胡須時,總理突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即把臉給刮破了。理發(fā)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并沒有責(zé)怪他,反而和藹地對他說:“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動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使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梢娢难、和氣、寬容的語言,不僅能夠溝通人們的心靈,而且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
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行為。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fā)生的事絕不是只有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jīng)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經(jīng)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shù),賦予生命以永恒。因而,我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顯得和諧。
但是,寬容一定不能放縱,寬容也需要技巧。寬容并非一味的免除對方應(yīng)該承擔(dān)的責(zé)任。任何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zé);任何人都要承擔(dān)各種各樣的后果。否則,對方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從而也顯示出自己的軟弱。
寬容自己是一種醒悟。寬容別人是一種胸懷。寬容不僅可以教育他人,還能贏得友誼。
寬容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xiàn)。在當(dāng)今社會,人與人之間重視的是彼此的寬容和理解;在法律精神上,也推崇寬恕救贖,即使是對于十惡不赦的罪犯,也大都免于一死;在國家關(guān)系上,注重協(xié)商、寬待和平等相處,因此,寬容成為世界和諧的主旋律。當(dāng)然,寬容并不是放縱。對那些惡意的、有意識的、得寸進尺的傷害者,不能聽之任之,因為放縱為非作歹就等于放縱邪惡。
我們的寬容只能對待那些有自知自明,克己為人的人,如果有人歪曲我們的寬容,無視我們的存在,變本加厲的欺弱怕硬,自私自利的欲望膨脹,玷污我們的親情和人格,使大家不能真誠的交流,不能坦誠的相待……那么寬容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
不要把別人的寬容看成是軟弱可欺,不要把蠻橫無理當(dāng)作自己的山頭,做人要有自知自明。任何對社會,對家庭,對親情友情有危害的人和事我們都不要放縱!寬容不珍惜寬容的人,是濫情;寬容不值得寬容的人,是姑息;寬容不可饒恕喪盡天良的人,是放縱。
生活需要寬容,但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味放縱,這是道德的墮落與良心的泯滅,更是懦弱與精神的麻木。寬容不是放縱,它是道德的準(zhǔn)則,寬容不是麻木,它是人生的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