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
事有千種,物有百態(tài),月亮有圓缺,心情有好壞,電荷有正負,磁場有南北,人間有善惡。
種種的種種,并非絕對,而是相對,并非相生相克,而是同生同在,并非有你沒他,而是此消彼長,并非相互依存,而是激烈競爭。
一種事物,多個屬性,之間的龍爭虎斗,其間的強弱盛衰,變幻莫測,撲朔迷離,速度之快,無法預(yù)測,無可想象。內(nèi)部的爭斗,其過程是隱性的,是看不見的,其結(jié)果是顯性的,是可觸摸的,具體表現(xiàn)為你強我就弱,你弱我就強。
善與惡,也不例外,遵循相同的規(guī)律,這兩者是生死對頭,千古冤家,自古爭斗不休,見諸文人的口舌之戰(zhàn),見諸官場的明爭暗斗,見諸民間的恩恩怨怨,從根子上,從骨子里,從本質(zhì)上說,一切的一切,無非善惡之爭。
人有七情六欲,心有喜怒哀樂,善惡之差取決于人心,一心向善,則行善,滿心惡念,則作惡。
或說,人之初,性本善,或說,人之初,性本惡。人之伊始,剛來世間,如白紙一張,只會哇哇大哭,何來善惡之分,縱使有,也是天生的,重點在于,后天的感化,后天的引導(dǎo),在于后天的修枝剪葉,在于后天的精雕細刻。
為何物各有道,人各有志,世間物千萬種,世間人三六九,緣何沒有復(fù)制品。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也是不盡相同的,土壤的好與壞,肥料的優(yōu)與劣,水分的多與少,決定了莊稼的長勢,導(dǎo)致了人性的千差萬別。
十惡不赦之人,對其痛罵之詞,如千刀萬剮,如狗吃良心,如造孽作賤,不得好死,向上罵至祖宗十八代,向下牽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多如滔滔江水,狠如泰山壓頂。罵得這般絕情,可見為惡者已惡到何種地步。對懷善行善之人的頌美之詞,如流芳千秋,留名萬世,如活菩薩,再世觀音,要多美有多美,可見感激之情,溢滿胸腔,甚至屈膝下跪,磕頭禮拜,毫不為過。
細數(shù)歷史煙云,臭名昭著者比比皆是,有橫施暴政者,有欺上瞞下者,有謀害忠良者,有通敵賣國者,此乃大惡,遠非小偷小摸者所能及也。其危害之大,輕者山河動蕩,風(fēng)雨飄搖,重者江山顛覆,戰(zhàn)火連綿,民不聊生。就其產(chǎn)生的強大破壞力而言,這等大罪大惡之人,挨千古罵名,實屬活該。這叫從惡如崩。
名垂青史者也數(shù)不勝數(shù),有勤施仁政者,有精忠報國者,有大圣大賢者,有為民請愿者,此為大善。其功勞之高,造福天下,遺惠后世。這叫從善如流。
作惡之人,未必不曾行善,行善之人,未必不曾作惡,行大惡者,必也行過小善,行大善者,必也行過小惡。人這一生,最難做的有兩件事,一是一輩子只作惡,二是一輩子只行善,做一輩子的好人和做一輩子的壞人一樣難,善惡同在決定了人的兩面性,何時表現(xiàn)善性,何時表現(xiàn)惡性,取決于心,心之所向,就是善與惡的選擇結(jié)果。
青睞善,摒斥惡,這是大家共同的偏好,可現(xiàn)實的局面卻是善不能一方獨霸,惡不被斬草除根。若一人作惡,絕非這一個人的問題,究惡之根源,是其生活的環(huán)境已被注入了毒性元素,賴以生存的土壤已被嚴重污染,生在三教九流之所,必會染一身的烏煙瘴氣。這樣的惡性突變,怎么指望其善性發(fā)作,這樣的怪物當(dāng)然是為禍一方,傳染他人,惡就這樣蔓延開來,一發(fā)不可收拾。
獨木不成林,若周圍人大多向善,那么風(fēng)氣還是清新的,在這種壞境中熏陶長大的怎會染一身的烏黑之氣呢,若四周人已大部變黑,就像抽了煙的肺一樣,黑乎乎的,腐爛至極,眾人皆變異,一堆變異人里面怎么會誕生出正常人呢。
歸根結(jié)底,一個人,向善還是從惡,取決于蕓蕓眾生,若眾生皆善,那何來惡念,同理,若眾生皆惡,那又怎么指望其后代會有向善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