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我們懵懂
看著花謝花又開就像看著我對你的愛雖然愛的深如江海卻也有太多的無奈當你轉(zhuǎn)身說要離開我的世界一片空白既然你已選擇離去再多承諾也變得蒼白因為放棄也是一種愛我才笑著把手放開不想你看到我的狼狽才把心痛往深心里埋因為放棄也是一種愛才不讓眼淚掉下來不想回憶醉在黎明前只好把這段情放在寂寞里感慨
在人生中,有時也需要放棄某種珍貴的東西.因為,放棄也是一種愛.
10月21日,浩浩,一個生活在文家鄉(xiāng)的小孩,因為不慎點燃了汽油,全身70%達到二度、甚至三度燒傷,經(jīng)醫(yī)生診斷,存活的希望只有5%.而且,即使花去十萬元的手術(shù)治療后闖過了鬼門關(guān),也會留下終生殘疾.面對這種情況,通過深思熟慮,他的父母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放棄治療.
這是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在浩浩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叫喊聲中,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在經(jīng)過思考之后,我覺得好好的父母是理智的.在這個并不富裕的家中,十萬元,可能是他們不敢想象的,但這個天文數(shù)字所換來的,卻是只有5%的存活機會和終身的殘疾.
我認為,與其一生在痛苦中度過,還不如早些放棄.大面積的燒傷可能已經(jīng)讓浩浩認識到了他和別人的不同.浩浩還小,還不知道這樣的不同會給他帶來什么.是同情、憐惜、溫暖,還是厭惡、鄙夷、瞧不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如果大家都很排斥他,那他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的另類,是廢物,從而會使他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你認為,這十萬元換來的,卻是另一種方式的死亡,值嗎?當然,萬一大家都很可憐他呢?他也許會感到從外界來的關(guān)心,但是,過多地關(guān)心只能使他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與眾不同,那么,他生活會快樂嗎?
有人說:“生命是不可以贖買的,誰也不能輕易放棄,但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得活得有價值,活得有意義”.是啊,有價值的生命才對起上天給你的恩賜.如果你總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惶惶度日,那還不如選擇放棄.浩浩會長大,會成人.如果讓他總是接受別人的幫助才賴以生存,毫無意義的活著,痛苦的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那他,會覺得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嗎?
是的,今后的醫(yī)學也許能治好浩浩的病,但也只能是一種可能,一種渺茫的希望.就算可能,那這中途呢?讓他在痛苦中等待奇跡,還是在平靜中等待死亡?他該作出如何的選擇?
曾經(jīng)在《讀者》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丑丑的小男孩不幸得了眼癌.醫(yī)生告訴他父母如果手術(shù)就有50%的機會.他的媽媽選擇了手術(shù).但手術(shù)過后,他仍然只活到了8歲,而且一半臉還永遠是1歲時的模樣.當丑丑死的時候,他媽媽才認為早就應(yīng)該讓他平靜的死去.這樣,反倒讓他不會那么痛苦.人終有一死,只是時間不同.浩浩的死或許能使更多的人松口氣.如果讓他每時每刻都在疼痛中度過,還不如讓他了結(jié)痛苦,安靜地離開這個世界,茍且偷生,那樣的愛太過沉重了!
浩浩的事件給我們大家都提了個醒:生命,是容易破碎的,就像一塊玻璃.只有好好地保護它,才能使它永生.
沉默,也是一種愛入夜了,云朵披著墨色在頭頂上浮動,十字街頭隱去了嘈雜的人聲.一切都變得靜悄悄的.
靜謐覆蓋在斑馬線上,在凹凸不平的瀝青下,行道樹的根須盤根錯節(jié)地躺伏著,偶爾也會把弓起的脊背露出地面,顯出一種孱弱的灰棕色.對于樹木來說,白天與黑夜是沒什么分別的,那些糾結(jié)在路旁的樹根,支起整棵樹的重量,任憑花葉在它的頭頂鮮活地綻放,卻日復(fù)一日地沉默著,固執(zhí)到遺忘了自己的存在.但我知道那盤橫的沉默在等待著什么.
湖面上正在泛起波光.坐在湖畔長椅上,總會有“嘩嘩”的水聲傳進耳朵里.那是否是湖泊哼唱的夜曲?不,湖泊天生有著沉靜的習性.任憑水流如何地激蕩回旋,最終也只是化為湖底淡淡的紋路;漣漪踮著腳尖在湖面上滑行,和著那河流“嘩嘩”的詠唱起舞.甩開水袖,輕躍旋轉(zhuǎn),自始至終都沒有聲息.沉默是湖泊與河流最大的不同.或許你會認為它缺少奔騰的激情,但我知道那一池的沉默包含著什么.
深夜時分,月光總會以一種特殊的角度透下來,淡得就像舞姬臉上的薄紗,柔媚間帶著些微的寒意.月光也是沉默的.它曾在李白的酒杯中映下清晰的月影,也樂于為帝國大廈的尖頂鍍上微霜.無論陰晴,無論圓缺.那一地的銀灰從不曾褪去它的色彩.
嘮叨也是一種愛
我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女孩.
我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
我是一個在嚴格教育下成長的女孩.
我是一個在外婆嘮叨下長大的女孩.
隨著我一天天長大,外婆對我的嘮叨也與日俱增.那是因為,我在慢慢地不懂她對我的愛……
上初中后,我的一切“陋習”都顯現(xiàn)了出來:吃完飯不愛收拾桌子了,回家后不愛帶上門了,以致外婆總是報怨,就連一件小事,外婆也會嘮叨不休.
記得上周星期天,我說了一句至今慚愧不已的話:“您說的那么多,難怪舅媽不喜歡您!”
聽了這一句話,外婆說:“你知道嗎?在你小時候,我為了讓你媽媽出去打工掙錢養(yǎng)你,我可謂苦心孤詣……”又是這些煩不勝煩的嘮叨,我心里那樣想:外婆這樣嘮叨不止一兩次了.
這周星期一,我從床上起來,我穿上了剛發(fā)的新校服.因為校服白得不能再白了,外婆便說:“穿白的不顧著點,弄臟了既不好看也不好洗.”
“嗯.”我滿不在乎地答了一聲.
“吃飯的時候最好把桌子擦一下.”
“嗯.”我快不耐煩了.
“今天穿過,你就放到,因為回老家沒衣服穿了.”
“知道了.”我盡量地“延長”自己的耐性.
“還有,你不要去碰那些臟東西……”
我終于忍不住了,說:“你煩不煩?”
外婆一下子瞪住了我,張著還沒說完話的嘴半天都沒合上,眼里噙著淚花,我急忙想找個托詞下樓.
“唉.”外婆還是喊住了我:“你拿個面包,免得又挨餓.”
我心里不由得一陣感動,終于對外婆說:“外婆,對不起,我該那樣子說,都是我不好.”說著,便流下了眼淚,外婆卻把書包拿給我,說:“快去上學,別遲到了.”
外婆,我從您的眼中讀出了嘮叨是為了我好,為了您的后代,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為我們能做好人,為了我們能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懈努力,為了我們能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您含辛茹苦,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教育我們.
我在一霎那間明白了:原來嘮叨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