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閃耀著民族的光輝。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愛國人物,為國家而奉獻著,為人民而奉獻著。那么?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著他們呢?說到底,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情”。
“情”為何物?我們每個人都有感情。小到同學(xué)之情,師生之情;大到愛國情,親情。情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情感是我們精神的寄托和希望。屈原在國家危難時,曾說過說:“我聽人說過,剛洗頭的,總要把帽子上的塵土彈彈。剛洗澡的,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這樣才能一身清白。我寧愿跳進江心,以表我的愛國之情。也絕對不染進污泥里”由于屈原不愿意與“臟泥”在一起。到了公元前五月初五那天,他終于抱著一塊大石頭——這塊了結(jié)了他,一生的是石頭,這塊象征著他愛國情懷的勢頭,被他抱在懷里,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一大群黎民百姓,得到這個消息,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墒牵僖不夭粊砹,隨著滔滔江水,奔赴天國,奔向他夢中的祖國……
“情”,不單單指愛國情,還在那濃濃的親情中……
曾記得有個故事: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而且,他極有德行。孔子曾贊揚他說:“最孝順的兒子,就是閔子騫!”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一個惡毒的后妻,而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所以他很優(yōu)待這兩個兒子,經(jīng)常給他們買好吃的,而對閔子騫,則是冷若冰霜,常常不聞不問。有時,還狠狠地打閔子騫。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很暖和。卻給他穿用爛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手因為寒冷,一顫,將繩子掉落地上。父親不知道原因,一頓鞭子抽打。后來才得知事情的原委。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子騫很有孝心,跪著求父親。這才同意留下后妻。以后的日子,后妻待他如親生兒子,而閔子騫,更孝順后妻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親情、愛國情、友情……”各種“情"匯聚在一起,才能構(gòu)成一個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