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星光燦爛
喜歡一些自然的東西,譬如石頭、溪聲、小澗、修竹、松樹,喜歡自然里的山水,山水里的小屋。如果可以,一定要在高山流水的地方建一座竹樓,用來聽雨,聽雪落的聲音。余光中《聽聽那冷雨》里寫的竹樓聽雨,甚是令我神往。他說雨落在竹子制作的屋頂上,聲音會放大數(shù)倍,那種聲音更如天籟。我想,如果是雪落在上面,是否也有碎玉一般的清音,細碎而清冽。
可是只能想想罷了,并不能一下子實現(xiàn)。幽壑深谷,是最讓我神往的,可是在這個小城,是無緣得見了。每日在街頭巷尾閑步,除了人流就是車流,高大的樓房,閃爍的霓虹,無休無止的噪音,讓心靈更加疲倦。漸漸的,養(yǎng)成晚上出去散步一個小時的習慣,讓疲乏的身體更健康一點,這無疑是一個好習慣。慢慢的,就越來越喜歡了。
從樓下往北,大約四五里,因為是新修的,道路寬闊而安靜。道旁綠樹婆娑,花也甚多。小跑,疾走,漫步,搖頭晃腦甩胳膊,旁若無人,事實上人也很少。人是越活越淡了,名利淡了,心情淡了,漸漸到了無心之地。人還是無心的好,自在。不思不想,如天上的白云,悠悠的來,悠悠的去,沒有物能困住,也沒有人可以留住。
我也是一泓清水吧,不愿沾染半點塵埃,只在山野里,靜水深流。不喜歡多話,只安靜地做自己,野鶴閑云,寡淡清歡。經(jīng)歷了滄海的波濤,便不再害怕風雨。看破了生死的玄機,便不再執(zhí)著于成敗。不愿爭斗,也不愿癡纏,好想找著地方,石上臥,枕睡眠,心無一物,做一個無心閑人。
世上最美的聲音是寂靜,在這個世界上,我不過是一朵睡了的云。在寂靜的禪里,聆聽歲月的足音。沒事隨意涂鴉,寫一些心情文字,不為嘩眾,只為取悅自己,塵路煙云里,給自己一個凈土。寂如禪,靜如畫,再無心機。好友問:“你為什么不寫小說呢?”我告訴她:“佛不妄言!苯裆,我不會虛構(gòu)任何東西,只寫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事,真實的情,我不愿自己欺騙自己,自己為什么要騙自己呢?
路漫長而闊遠,一片星空美到寂。這是一個難得的晴空,滿天星辰,靜謐而深邃。好久沒有這樣安靜地仰望星空,深藍的天底,鑲嵌著無數(shù)閃亮的星星,細細看著,靈魂仿佛也升到了天上。那種曼妙無法言說。或許,靈魂本來就屬于天空的,肉體本來就屬于大地的,待到靈魂與肉體分離,他們就會找到各自的故鄉(xiāng)。
我離開天空的故鄉(xiāng)太久了,真的好想念它。我的身體也離開大地好久了,總有一天,亦會塵歸塵,土歸土,回復(fù)最初的寧靜。想起網(wǎng)友青絲鎖曾經(jīng)說過的話,她說:“等待那一刻!”她是安息了的,從來的地方來,到去的地方去,回歸了永遠的凈土,回歸了宇宙深處,到達那永恒的寂靜,不再看得見世間的喧囂。
天空靜遠,溫婉,淡靜,不動聲色。很小的山,很藍的天,很璀璨的星星。記得小時候,總喜歡數(shù)星星,不厭其煩地數(shù)來數(shù)去,總以為天上的星星是數(shù)得完的。兒時,單純而快樂,心靈總是那樣明凈。有一點吃點,就滿足了。有一點玩的,就快樂了。也喜歡打一盆水,在盆子里撈月。
記得有人評價季羨林的散文風格是野老話家常,不緊不慢,娓娓道來。其實那是一種從容,平平淡淡,閑閑散散,更見真味。我喜歡自然,不假雕飾,平平常常,常有意外的野趣。我是散淡慣了的人,走路漫無目的,說話東扯西拉,率性,自在,自由,不喜拘束。散僧朝圣吧,一種極其放松的狀態(tài),如臥石上,如坐云端,去留隨意,任意西東。
星空閃爍,仿佛遙遠的召喚:“歸來吧,歸來吧!”宇宙深處,那是真正母親的懷抱,是生命與靈魂的原鄉(xiāng)。夜,深沉而靜謐。我是有點愛上夜了,特別是這滿天星光的夜。
天地無言,四時行焉,真想學天地不再說話,靜默地對待世間的一切。走到小山上,放肆地一躺,眼里只有星空,只有蔚藍,只有無邊的靜,夜,原來也這樣美麗!放下一切,就會身心自在,人本來是屬于自然的,躺在大地的懷抱,才是最舒適的。
遠遠傳來狗吠的聲音,也可以聽到蛙鼓了,在夜的山野,我?guī)缀趼劦搅送甑臍庀ⅰT诖禾爨l(xiāng)下的田野,跟父親提著一盞煤油燈去水田里抓鱔魚和泥鰍。田里的水清澈見底,魚兒傻傻地睡在泥面上,做著美夢。父親持一個夾子,總能迅速而敏捷地把逮住它們。我也捉過青蛙,春天夜晚的青蛙,呆子一般,總喜歡排著隊,坐在田埂上,燈光找過去,更是一動不動兩眼緊瞪著。據(jù)說春天的青蛙是不能吃,我便在夏天的夜里去逮,可是這時的青蛙太過激靈,見到聲響,早就逃走了,記憶中在夏天,我從未抓到過一只青蛙。只是聽了一些青蛙美妙的鳴唱的天籟而已。
夜,很黑。有光時朦朧而美麗,漆黑時叫人害怕。我是怕黑的,從小就怕。睡覺總喜歡亮著燈,才能入眠。童年時,常常夜里陪著父親去深山里守魚,池塘邊搭一個茅草棚子,隱士一般,與月光共眠,與蟲鳴同臥,那種感覺原始而古樸,有一種淡淡的愜意。一個人,睡在空曠的山野,是有點害怕的。記得有一次,獨自一張席,隨意鋪在草地上,無遮無蓋的,總感到恐懼,硬是一夜未眠,空間太大,沒有安全感。后來我買房子,就買臥室小,客廳大的,住起來舒服。
漆黑的夜,也是罪惡衍生的好時機。記憶中被搶劫過一次,毆打過兩次,都是發(fā)生在夜里。那時比較貪財,總是利用晚上開出租摩托,大概堅持過兩三年,不過總是在賺錢之后就賠了,因為壞人太多。常常遇見一些醉酒的,嫖娼的,斗毆的,敲詐的,還有殺了人坐我摩托逃竄的。至于這些舊事,不愿想起,也不愿在筆下詳寫,人性的陰暗,在夜幕的籠罩下,霓虹的迷亂下,更肆無忌憚。
星空深邃,童年時喜歡仰望天空,盼望父母早點收工,回家一起吃飯,可當他們回來,我早已睡著了。年少時喜歡仰望星空,總是一個人,獨自在異鄉(xiāng)的荒野,寂寞和恐懼,常常讓自己無法安眠。中年時仰望星空,幾乎是一種奢侈。高樓林立,明月都被遮擋得看不見了,那星空,更是支離破碎的,遠不如躺在曠野里看見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渾圓與靜美。
我愛青山外,白云邊,幽僻山野的自然風光,也愛小城的秀美和時尚。順著大路,越走越黑,蛙鼓也越來越響,也聽見了鳥鳴,還有狗吠。寂寞的深處,我敢去嗎?黑的縱深,我敢去嗎?人,永遠是個矛盾統(tǒng)一體,寂寞了想熱鬧,喧囂了想寧靜。錢鐘書說婚姻是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車燈不斷照過來,馬達的聲音打破寂靜,也刺破了這夜的黑。一路仰望星空,一路前行,我要走到哪兒去呢?不如坐著、躺著,什么也不想,仰望星空,只靜享當下的美麗。今夜星空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