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水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對它,人們不以為然?蓪ξ襾碚f,它有著特別的意義。
星期天下午,閑來無事,便四處溜達。突然,我看見有人在澆草地,便興致勃勃地跑過去看。沿邊的一潭清水波光粼粼,分外招人喜愛,我忍不住拿起旁邊的一根小棍不停地挑逗它。
我用小棍胡亂地攪著,一不小心戳到了水底的泥土,這泥土已變得十分稀軟,我不覺吃了一驚,這塊地方長期被踩踏,本已變得十分堅硬,可一經過水的一番滋潤,變得很柔軟?磥,溫柔的滋潤比強硬的翻掘更為有效,想到我待人生硬的態(tài)度,不覺羞紅了臉。
我又用這小棍將泥土都挑了起來。剛開始,渾濁的黃水像墨一樣慢慢暈開,我只覺得有趣,不一會,污水蔓延了那一方小天地。一片渾黃的水自然勾不起我的興趣,我又跑到別處了。
當我再次回到那潭污水旁,不不不,應該說是那潭清水,因為它確實變得清瑩透澈,如我初來未到時那般。
文明,有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提取這兩種文明的“公因式”,我們可以發(fā)現——它們的“公分母”是“水”。
水,通過不同的途徑養(yǎng)活了不同類不同的文明。在養(yǎng)活文明之前,它先養(yǎng)活了人;在養(yǎng)活人之前,它先養(yǎng)活了組成人類身體的細胞。然后,讓這些細胞因為水組成了“組織”、“器官”,最終組成了正在破壞、污染,并且在腆著臉繼續(xù)使用“水”的人。
你說水是不是很偉大?
也許是,也許不是。偉大只能用來形容人的精神。而水,它只是一個物,或者是一種資源,一種和大興安嶺的木頭、新疆的石油一樣的資源,它們不存在任何精神。只不過水,它可以被應用得更廣泛,比如可以用:“泡”(茶),“澆”(花),“洗”(衣服),“洗”(車),等等一系列以三點水為偏旁的動詞去消耗它。但這都不算什么,這對水的消耗和污染,與做分解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差不到哪去。而“差得到哪兒去的”,是污染,是浪費這類帶三點水的詞語。
這類的“三點水”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現在,我就要用這個設問的修辭方法,來和在讀這些文字的你聊聊,說點近的吧:咱家的水表的做功量要增加;月底是水費帳單可能做點加法運算。間接地,報紙上的新聞可能多寫幾個“水”字兒;被污染的河流中少幾條活魚;地球上可能因為缺水而少點樹,多點風沙或臺風什么的,然后引起目前我們關注的“溫室效應”,再往后,說不定我們可以節(jié)約所有去游泳館的門票錢——不是說因為缺水,就不開游泳館。而是溫室效應讓我們可以在大街上游泳了。
人的一生,注定要與水相伴。
從水中走來,注定要從水中消逝。
滴滴、汩汩、涓涓、潺潺、滔滔……水的靈動,注定要滌蕩出人世間最為靈動的東西——生命。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闭背醮,萬物始復蘇,生機盎然。無數的生命將就此而生,豈不引人稱快?杜甫心也隨著這點點的水珠的跌落而欣喜,記錄下了伊始的生命勃發(fā)的動感。于是,點點可人的水,伴著生命,輕輕地來了……。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的春季盡顯鮮亮,花如火,水如璧。綠綠的江水,承載著白居易多少的幻想與希望,F實主義詩人,已記錄了太多的痛苦,百姓的生活何時可像眼前的江水般令人舒暢?水,寄托了希望。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碧咸辖,綿綿不絕,望斷了情思縷縷,纏綿倦倦,閨怨深深,雖相隔千里之外,女子的淚思猶存,毫不褪色凋落!爸辉妇莆倚,定不負相思意!崩钪畠x一語道破天下相思之人的心聲,江水就此化為紐帶——女子牽盼愛人的情思。水,凝結了纏綿。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睗L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官場失意,暢游于山水之間。望赤壁,遙想起三國諸多風云人物,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公謹的雄姿被永遠定格在東逝的江水之間,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懂了,輝煌終將成空,虛名浮華將會散盡。水,明了了人生。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睉巡艆s未致用,被貶他鄉(xiāng)。想用刀把水截斷,水卻愈發(fā)汩汩而下。水,不掘不擾,無論多么剛強的打擊,或是多么無情的攔截,它笑傲而過。李白難道就此消沉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币宦房窀,充滿自信,積極向上,永不言棄。攜水的精神大步向前,不愧一代“詩仙”。水,鼓起了風帆。
“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燕國太子的期盼,卻開辟了一條不歸路。大意凜然背后,不免凄清。水是通人性的嗎!寒冷的水,恰好照映了寒冷的情,寒冷的境和寒冷的心。荊軻,背負著寒冷的責任上路了。唯獨一腔熱血,至死不放棄責任。于是,滴滴蕭殺的水,包容著生命,輕輕地走了……。
從水中來,終又從水中去。生命繞了一個大大的圈子,卻還是回到了起點,沿途的風景只化為過眼煙云。一切的一切又都回到料開始。只有水,注定會伴著生命一圈有一圈的輪回,永遠不離不棄。
和許多人不同,我一直在用心“讀水”,感受它帶給我的別樣與深邃。我堅信當我們真正讀懂“水”時,便也讀懂了人類漫長的歷史和復雜的人生。
水,愿你不倦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