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井
回想起的故鄉(xiāng)的井,不由心里一陣清涼。那井水冬暖夏涼,養(yǎng)育著世世輩輩的家鄉(xiāng)人民。
我的故鄉(xiāng)在竹山縣文峰鄉(xiāng)輕土坪村,據(jù)村里老人們說,原先這里是有兩口水井的,它們對稱分布在村子的兩端。后來因為人為原因,只留下了這一口井。談起井的歷史,老人們布滿皺紋的臉上掛著驕傲的笑容說:“這井有些年頭了,沒有千年,百年的歷史是有的!庇浀眯r候,我見過人們清理井底淤泥的情景,先用桶將井里的水都挑出來,再由幾個年輕的小伙子下到底部,拿著類似勺的工具將淤泥裝進桶里,最后再將桶拉上來,這樣來回很多次,便會清理干凈。雖然井水都抽干了,但只需半天時間,井水又會恢復正常。我深刻的記得井很深,大約有七八米,如果三個大小伙子站在井底會有些擁擠,所以每次清理的時候,都是一人下去。井周圍的石板因為經(jīng)年累月的踩來磨去,圓潤光滑,全然沒有了石塊的生硬與菱角。井身四壁也砌著一塊塊的青石,石縫間生著一叢叢水草,還有一層層淡綠的苔蘚。
在往年,每天早上人們排著隊在水井旁等候挑水的情景時?匆。而現(xiàn)在,人們在井里安了水管,那井又更方便的哺育著家鄉(xiāng)人。哪怕住在半山腰,吃水也不是問題。井水一年四季都不會干涸,即使遇到干旱的年份,那井也在為人們提供生命之水,只不過是水位會比較低,所以人們還要像往常一樣到井邊挑水。將桶系在扁擔的一端,伸進井里,左右搖晃,不一會桶里的水就滿了。村子里的幾百戶人家,差不多都靠這口井生活。
夏天,井水冰涼。從地里干完活的人們舀幾瓢井水倒在盆里,將雙手放進去,頓時,勞累的身軀變得格外輕松,透心的涼爽從雙手游遍全身。記得以前在大伯家做客,大哥從地里摘了自家種的西瓜,拿回家就放進剛挑回來裝著井水的木桶里。大伯說:“這井水啊,和城里的冰箱差不多!惫唬粌蓚小時過去了,原本被太陽嗮得發(fā)燙的西瓜不再那么燙手,吃一口,陣陣涼意直逼心頭。傍晚,太陽雖然下山了,氣溫還是很高。村子里的小孩,在大人的監(jiān)護下都跑到井邊玩耍。他們將井水潑向自己伙伴,有的用自制的水槍相互射擊,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的衣服脫了,沖起涼水澡。雖然戲水,但他們從不將水弄到井里去,哪怕是玩也隔井遠遠的,擔心臟水會滲到井里。
冬天,井面縈繞著霧氣,如同神話故事里的仙境一般,水溫適中,女人們圍著水池洗衣,讓人感受不到寒冬的凜冽。
泉水汩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滋潤著祖祖輩輩的家鄉(xiāng)人,沒有絲毫的怨言。時至今日,家鄉(xiāng)的井還是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縱然經(jīng)歷百年歲月的洗禮,那清純,干凈的井水仍舊沒有斷流,那無私,堅韌的品質(zhì)激勵著家鄉(xiāng)人們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