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
我正在渾天黑地做著模擬題,忽然被陣陣香氣所喚醒。放眼望去,教師室外的梔子花已經綻放開了花瓣!皸d子花開了,我們就要離開學校了!”同桌喃喃說道。
早晨第一堂照例是語文課,進來的不是我們語文老師,而是一位又瘦又矮的老人。他站在講臺上,慢慢地說:“你們的老師生病了,我臨時代你們一節(jié)課,我姓王!”接著在黑板的復習重點“送別詩”,字很飄逸,矯若游龍。大家精神為之一振,我也睜開了昏昏欲睡的眼睛。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只聽他大聲朗誦道。他過于大聲,班了更多的同學被他驚醒了,睜大眼睛看他。他的風格與我們語文老師大相徑庭。這節(jié)課,有戲!我掏出了筆記本。
“請大家看著窗外的梔子花,梔子花已經開放,你們就要離開學校。此時的你想要和你最愛的同學說些什么呢?”
“你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傷,可以表達自己的祝愿,還可以表達自己的萬丈豪情,讓我們看看古人是怎么送別的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李白夸張式的送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豪情萬丈的送別;‘勸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只是王維的萬般瀟灑的告別……”
當他朗誦到“勸更盡一杯酒”時,我分明看到他臉上的醉意。;
“我們應該有詩意的世界,這古詩詞不應該是被簡單地背誦默寫的,每一首古詩中都有一份赤子之情!
在他朗誦中,我們開始收集初一的那些送別詩。高適的、岑森的,課內的、課外的,原來每首詩歌都包含有一份情感啊,我們真的忽略了!
班里恢復了原有的寂靜,不過沒有一絲的沉悶。
下課鈴響了,大家依然沉浸在古詩詞的美妙中,只見他,這位又瘦又矮的老人在黑板上疾書“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這堂語文課,這些美麗的古詩,我將原鹽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