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十五年的守護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題記
一間破爛的村屋,是一間簡陋的”炕頭課堂“,更是一顆最美的善心。高淑珍,就是這個課堂,這個心的主人。
天還帶著幾分夜色,一縷淡淡的晨曦才輕輕揭開了天的面紗。高淑珍強忍涌上心頭的倦意,騎著自行車去往百里外的集市,只為賣多一點的日用品;有時雪花御著寒冷落下,她強止住身體的哆嗦,而走街穿巷對著一戶戶冰冷的大門推售!拔乙惶斐鋈晔畨K、二十塊,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我心里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高淑珍說的時候眼中溢出滿足與欣慰。
一間破爛的村屋,是一間簡陋的”炕頭課堂“,更是一顆最美的善心。十五年前,高淑珍的兒子4歲得了類風濕,落下殘疾,不能上學。她心疼兒子,就在家辦了一個“炕頭課堂”:老師就是女兒,學生是5個孩子(她把附近幾個肢殘的孩子也接過來了)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朗朗的讀書聲就從她的家里傳出。
中午,陽光灼熱大地。高淑珍母女大汗淋漓的與孩子們吃著大鍋飯,每當她們看到“學生”們狼藉的吃相時,眼中的疲倦無法阻止?jié)M足像爬山虎般占據(jù)她們的心靈,像是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到了夜色稍近時,“課堂”結束了。看著一個個在殘陽下拉長的殘缺身影遠去,高淑珍母女雙眉不住展開,眼中流出絲絲同情,爍出慈祥的光芒;顯出的皺紋如同關愛的相疊。
一間破爛的村屋,是一間簡陋的”炕頭課堂“,更是一顆最美的善心。十五年來,“學生”由5人增到近百人。單車不夠接送,咬牙買了面包車,為了孩子能舒服點,更直接讓其住在家中……高淑珍母女勞了十五年的心血,為一群本不相關的肢殘兒童筑了一條又一條的人生路。在他們的殘缺中注入愛與善,給他們的心靈帶來尊與強。
高淑珍的善與愛,是一間育人子弟的“炕頭課堂“,是十五年不變的堅持,是一個個身殘心不殘的少年,是人性的閃光,更是在世俗間一種絕倫的美。這種美源于心中,更是在碌碌眾生間,那不朽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