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年少時
那是一片激情的海。
在漸漸沉淀的墨香中,少年杜甫意氣風(fēng)發(fā)的形象緩緩呈現(xiàn)。驚訝,羨慕,佩服,該怎樣描述此時的心境呢?這,詩界中最凝重的一塊玉璧,竟也曾會如此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如此的指點(diǎn)江山,激揚(yáng)文字……
頂著盛世的光芒,嗅著祖父杜審言的墨香,杜甫成長著,一身的傲氣,也莫怪乎啊!在開元盛世,盡管神童輩出,但憑借詩中所洋溢的別樣超越與灑脫,杜甫很快便脫穎而出,早早地嶄露了頭角!捌啐g即思壯,開口詠鳳凰”,“脫略小時輩,結(jié)交皆蒼老。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壯游》)少年輕狂,目空一切,卻也正是他的風(fēng)華正茂。此時的他已不滿足穿梭于名流之中的生活,曇花一現(xiàn)的榮耀也不是他所想的與所追求的。他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與政治抱負(fù),如詩中所展現(xiàn)的“鳳凰”!傍P凰”!這,他最初的向往,以后也宿命似的成為了他一生的追求,成為他生命的圖騰。此刻,亦是他一飛沖天的決心的展現(xiàn)。于是,他努力汲取著一代代文化的豐富營養(yǎng),他在準(zhǔn)備著,他要以自己的方式飛得更高、更遠(yuǎn)。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年少的杜甫亦早早地整裝上路,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命運(yùn)的不經(jīng)意間,竟也促成了文學(xué)史上的一段佳話——“圣仙相會”。
裘馬輕狂,言詩論政,那是一段快意的日子。盡管此時的李白已被玄宗賜金放還歸山,正處于極大的精神痛楚中,但還是為人生得此知己而歡心鼓舞。圣仙二人的忘年之交,成為激勵彼此以后前進(jìn)的動力,成為為彼此及后人所緬懷的一段美麗風(fēng)景。
但畢竟由于人生閱歷的差距,此刻的杜甫還是無法完全深刻透徹地體味李白,看不清今后將面臨的曲折的道路。此刻的他志得意滿,一心等待著進(jìn)入長安,在朝野大展拳腳。于是在泰山頂上,當(dāng)李白仍沉溺在自我的仙境中追求著渺遠(yuǎn)的自由與快樂時,杜甫則在大聲吟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保ā锻馈罚⿸侀_了希夷、封禪、典重深奧,泰山此刻在他的腳下,只不過是他登臨送目的青云梯,是他呼吶大自然浩氣的基石。
雄心萬丈,俯看萬里前程,這樣的杜甫誰不心折?
風(fēng)華正茂,氣骨崢嶸,神祗曾給予我們這樣一位杜甫,在我們的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盡管最終,歷史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另一種模樣的他——沉郁頓挫,但其中的激揚(yáng)文字可能應(yīng)該也不能說不是來自于此刻的激情。
面對這樣的杜甫,我們也在服氣,不是因?yàn)樗麑⒂惺吩姲愕囊簧,而是因(yàn)槲覀円灿兄瑯拥娘L(fēng)華正茂,同樣的氣骨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