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過除夕的日記600字
初中生過除夕的日記600字篇一
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呢!除夕之夜玩的是什么?當然是我們很早就期盼著的――放煙花啦!
這不,我、哥哥和家人們就拎著一大包煙花來到了一片空地上。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拿出兩根紅色的、長長的煙花。爸爸笑瞇瞇地走過來為煙花點火。不久,一絲絲火花就出現在煙花的頂端,我和哥哥高興極了,各拿了一根煙花跳起舞來,火光在我們身邊飛舞著,多漂亮呀!過了一會兒,紅光居然變綠了,可是火光卻維持得不久,一會兒就滅了。這時,站在一邊的媽媽拿著一筒“仙女降落”正在“研究”呢,我一把拿過媽媽手的“仙女降落”說:“我們來放一放這筒吧!”舅舅把煙花放在地上,把導線點燃了,我們在一邊兒靜靜地等待著。突然,一顆閃耀的“流星”從筒中飛向天空,“流星”又從空中慢慢兒地降落下來。這時,它已經變成了一只黃色的“降落傘”了,它像仙女一般輕飄飄地飛過去,飛過來,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想接住它,可是“仙女”卻我行我素地往樹上飛了,掛在了密密麻麻的樹枝上,真遺憾哪!我又從口袋里掏出一艘“飛船”來,“飛船”一被點火,就急著想飛上天,它開始原地轉圈,當我以為它就這么點本事時,它卻一使勁兒,一下子飛上天,好像一顆拖著長長尾巴的慧星呀!我們又放了許多有趣的煙花,比如什么“沖天炮”、“小神鞭”。
放完了煙花,家人們又去看煙花,到處都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忽然,空中傳來“轟”的一聲,我回頭一瞧,嘿!好多禮花像一朵朵大花一樣空中綻放開來,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十二點,四周不約而同地響起禮花的聲音。我仰頭一望,天哪!我們已經被禮花包圍了!有幾發(fā)禮花甚至炸到了我們面前,媽媽連忙拉起我“逃”到哥哥那兒,我們四周震耳欲聾,媽媽說:“!“煙花大戰(zhàn)”來啦!”
初中生過除夕的日記600字篇二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螅瑹釟怛v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y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fā)熱。
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tài),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