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本無語
人常道草木無情,花亦不可言,但人以心以物,賦予花不同的意義,謂之“花語”。
花有語,記憶中春末夏初的午后,一片彩色爭妍斗艷,是代表了浪漫愛情的野薔薇,亦有穩(wěn)重的矮牽牛,有代表歡樂的桃花,成熟之美的石榴花,還有招搖的白玉蘭……它們的花語自然各不相同,但是此刻它們在說些什么?薔薇在等待浪漫嗎?牽;ㄊ欠裨诔练(wěn)中沉默?一縷清風(fēng)拂面,掠過了花海,吹響了風(fēng)鈴,吹開了心扉。那天,世界安靜得像是剛下了雪,安靜得連花兒們最細(xì)小的聲音也能被人聽到。然而它們的聲音比平日更吵——它們在嚷嚷:“我要陽光”!
沒錯,我聽得很清楚,所有的花兒無一例外地叫了出來。它們需要陽光、需要愛,此時此刻,它們?nèi)煌藢儆谧约旱幕ㄕZ。
是忘了嗎?也許它們壓根就從沒去記它!
憑誰看,就算是崇高愛情的使者,墻角的野花什么都不是,也改變不了花兒們的本來面目。花語再美又如何?玫瑰一樣的紅,菊花一樣的黃。
把玫瑰叫成別的名字,它還是一樣的芬芳。
牡丹,有人批評其“俗”“媚”,亦有人贊之曰:“華麗富貴”。梅乃歲寒三友之一,千年來以“傲骨”稱著?墒,牡丹和梅,它們自己知道嗎?
牡丹為何開得大氣?梅花又為何擁有傲骨?花不知,亦不想知。也許在花的眼里——所有的花,原本就是同樣的。若問梅為何生長于冰天雪地?為何不畏寒冷?可是,又為何不去問一問:企鵝和北極熊為何不生活在熱帶?人類又為何不在水下生存?人有自知花有時,既然造物主安排了它開放的樣子與時節(jié),這本就無對錯之分,人又為何以一己之貪妄加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