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任成為一種力量
信任是一縷春風(fēng),它會讓大地綠草如茵,繁華如錦幛。信任是一條紐帶,它會讓人們親密無間,友愛如手足。信任是一種力量,它會讓我們勇往直前,堅毅如鋼鐵。
生命亦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一個人所能獲得信任的寬度也正是其生命的高度,靈魂的深度。靈魂之花的瞬間芬芳與永恒璀璨,需要你做的那一點---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途經(jīng),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近日看到一則漫畫,漫畫上畫的是一幅買賣商品的情景,當(dāng)買方拿到香煙,賣方拿到金錢時,腦海中都不約而同地冒出這樣一個想法,“他給我的不會是假的吧?!”諸如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身邊上演,當(dāng)不信任成為普世情結(jié)的時候,我們才恍悟,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應(yīng)自身誠信時是否已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縱觀古今,辛棄疾因不受南宋歷代君王的信任而導(dǎo)致其無法帶兵討伐金軍,最終懷著無限憂國悲憤的心情含恨而死;而唐太宗,即使忠言逆耳他也毫不猶豫地信任房玄齡、魏征等人,繼而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成為盛世明君。他們因為信任而功成身就,也因為不信任而國破人亡。信任是成功的一種象征。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徙木取信。以言出必行取得國人信任,讓當(dāng)時的秦國迅速經(jīng)濟增長,軍事強盛,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而這種信任也自當(dāng)跨過空間的隔閡,穿越滾滾紅塵、冰山海水,去往人們的心靈深處。
二戰(zhàn)期間,在1944年的圣誕節(jié)。兩個迷了路的美國大兵帶著受傷的士兵在白雪皚皚中敲響了德國西南邊境亞爾丁森林的一棟小木屋的門,屋主是個善良的德國女人,她迎接他們進了溫暖的屋子,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圣誕晚餐,沒有絲毫的不安與慌亂,警惕與敵意。
因為她相信,戰(zhàn)場上的敵人不是生活中的敵人。不多時,木屋的門再次被敲響,不是祝賀的鄰友,不是送禮物的圣誕老人,而是四個同樣疲憊不堪的德國士兵,在這個彌漫著圣誕節(jié)氣息的小木屋里,要么發(fā)生一場屠殺,要么一起吃一頓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國士兵放下槍,魚貫進入小木屋。于是,1944年的圣誕夜燭火見證了二戰(zhàn)期間最為奇特的一幕,德國士兵為受傷的美國士兵包扎了傷口。第二天清晨,他們在同一張地圖上研究了各自回營的最有利路線,然后握手告別,沿著相反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一個眼神,一抹微笑,讓信任成為戰(zhàn)勝陌生、虛偽、尖銳、冷漠最有利的武器,讓信任成為一種力量,讓人類的爭吵變?yōu)殛P(guān)懷,讓偽善變得真誠,讓戰(zhàn)爭永遠停留在紙上,讓我們變得日益平和、日益善良、日益純潔。
我們尋尋覓覓,我們青春韶華,任歲月無情流轉(zhuǎn),露恨晨曦花怨秋,傾盡一生,只為抓住你漸行漸遠的背影。讓信任成為雙方的事,而不是對方的事,待到華發(fā)漫生之時,驀然回首,我們才不會覺得光陰虛度,才不會覺得生命是那么飄渺,信任是那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