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貓的說明文600字
貓兒可活動面上的肌肉令到鼻、唇、頰、耳朵、前額及口部活動(可改變貓須的活動),加上可快速擴大或收縮的瞳孔,令到貓可以有不同的表情。
若貓兒的耳朵向前,表示友善或好奇,耳朵稍平而向后微傾,表示緊張或警告,而耳朵向后平放,貓兒是在驚慌、生氣及準備攻擊的情況中。當貓兒感到興奮及期望時,面頰上的肌肉會把頸上的毛拉向喉部,形成規(guī)律的節(jié)奏,但這在有著豐厚頸毛的貓兒身上才易察覺。
貓只胡須的位置及散開程度亦能表示出貓兒的情感,當貓須向前傾及呈扇狀,表示貓兒緊張,留心及準備行動,若它們向旁伸展及較少散開,貓兒正處于放松及舒適狀態(tài),如貓須聚在一起并向兩旁打開地放著,貓只是有所保留及害羞。
縮窄的瞳孔表示出緊張,增強的興趣或恐嚇;而擴大的瞳孔則表示驚奇,恐懼,防御的態(tài)度,但因為環(huán)境的光線關系(貓兒的瞳孔會隨光線改變大小),不能單以瞳孔的形狀去叛定貓只的情緒。
貓兒也會打呵欠,但他們打呵欠并不一定表示貓兒眼困,當貓只覺得安心時會打呵欠,表達出“ 我正感到平和,希望你也一樣 ” 的意思。
姿勢的表達
姿勢的意思是頭部、身體及四肢、尾部的位置與動作之不同,來表達出不同的意思或訊號,貓兒的毛須也可以表示出情感的訊息(如豎起身體及尾部的毛)。
感到優(yōu)越的貓兒會抬出頭,而感到挫敗,劣勢的貓則會垂低其頭部,當感到無興趣時,貓咪會縮起下巴或?qū)㈩^部轉(zhuǎn)到旁邊,當兩陌生的貓相遇,它們亦會為了避免任何爭斗而把頭部打側(cè)轉(zhuǎn)去另一邊,感到劣勢的一方也會垂下頭及避免眼神接觸。
老貓兒的后腿曲起,表示不肯定甚至膽怯,若前肢曲起凡的話,貓兒是避免沖突,但同時在保護自己的狀態(tài),前后肢同時曲著(非躺下狀態(tài)),表達出不肯定,謹慎及防御性。當貓只拉直身體,它是在預備攻擊及有信心的狀態(tài),如背曲起表示防御或恐懼。尾部很能顯示貓兒的情緒,急促向兩邊擺動及震動的尾巴表達出極度的興奮,向上直豎的尾巴表示友善的歡迎,但突然向上提升的尾巴可能是恐嚇及預備攻擊。
當貓兒感到害怕,它全身毛都會豎起,而當貓兒受到恐嚇或準備攻擊,背骨上方的毛會向著背部中線豎起,尾巴的毛也會變得像雞毛掃似的。
貓只的情緒表達除了姿態(tài)動作,也會加上聲音,下次將會探討貓兒發(fā)出下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