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林黛玉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講的就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在大觀園這個“女兒國”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
剛開始時,我對林黛玉成天的哭哭啼啼感到不可理喻,她多少也算個大家閨秀,何必為了一丁點兒的小事而傷心流淚呢,真是太小家子氣了,與寶釵相比更是沒了大家閨秀應(yīng)有的風度和氣質(zhì)。見到她,總讓人覺得壓抑和沉悶,簡直是滿滿的負能量呀!這難道就是她所謂的“抑郁美”嗎?慢慢的,我覺得林黛玉是值得同情的。她自幼喪母,只身來到賈府,在這里孤苦伶仃,寄人籬下,什么事都要處處小心,處處觀察別人,恐怕別人笑話她,說她不懂規(guī)矩。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她面對落花怎不觸景傷情?思念母親又怎不落淚葬花呢?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眲e人沒有這種感受,根本不能理解她,只說她哭哭啼啼,說她小家子氣。但她骨子里的頑強,她的天真、純潔,甚至她的小性子,在我的眼里都是可愛的。
她的淚不僅僅是憂傷的淚,也是才華橫溢的淚。
黛玉的文學素養(yǎng),吟詩作對和聰慧是無人能及的,但是面對寶玉的玩世不恭,不求上進,她非但沒有責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護。其實,她是不喜歡封建禮教的束縛。在所有人都勸寶玉努力學習,考取功名時,黛玉卻顯示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在她柔弱的外表下面,有著對封建科舉功名堅定的鄙視和唾棄。
雖然黛玉對寶玉的不考功名表示贊賞,但是她卻耐心地教香菱學詩,教給香菱知識。原來,她并不反對知識和文學,只是厭惡功名罷了。她細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詩,為的是讓好姐妹擺脫命運。身為大小姐,卻真心實意地對待這樣一個身份低下的丫鬟,誰能夠跟她相比呢?
她純潔、不著一絲心機!段鲙洝,這本書在當時算是一本禁書了,特別是對于大家閨秀來說,更是碰也碰不得的。林妹妹根本沒想那么多,她讀《西廂記》是帶著對張生和崔鶯鶯執(zhí)著愛情的崇拜來讀的,是欣賞其中的美。寶姐姐批評她“林妹妹怎么讀這樣的書呢?我告訴老太太去。”寶釵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蓪毥憬隳,真的好嗎?她處處留下端莊賢惠的美名,可是在偷聽別人說話被發(fā)現(xiàn)時,卻說“林妹妹剛走過來”。
純潔天真、不諳世事復(fù)雜,內(nèi)心頑強如同一張反抗封建主義的網(wǎng)。雖然沖不破,但是能沖擊巖石峭壁的,不是一湖死水,而是一直向前流動的水。
這就是我心中的林黛玉。
用珠寶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趁著青春少年時,讓我們漫游在書的海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