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文:在美景中行走
八年級(葉子)當我上到《蘇州園林》這一課時,突然想到自已去過蘇州,雖然沒有參觀園林卻有幸欣賞了另一處美景———虎丘。盡管已時隔多年,但我至今對那里的風景記憶猶新。 初入虎丘,好奇。剛進虎丘會有一個長卻不陡的“山坡”,兩邊都是一些賣記念品的商店。雖然是古風建筑,可我還覺得這些房屋與周圍的美景格格不入。在“山坡”的中段有一口井,這井不是很大,但構(gòu)造十分奇妙,井的表面是用相同高度的石頭“拼”成的,井口不高,雖然是在一個斜坡上,卻看不出水有幾傾斜。周圍也只有一小片竹林,陽光是照不進去的,也許是奇特的構(gòu)造導致的。但也許是地形特征導致的。有誰能說的清呢。再向上走幾步有一塊被一分為二的石頭,聽說是被劍辟開的,真有這么厲害的劍嗎?我對這個處處充滿神秘氣息的虎丘越來越好奇了。 沉入虎丘,贊嘆。仙鶴澗是虎丘的最高處,也是整個蘇州的最高處,站在上面聽著風聲享著輕撫賞著蘇州全貌;⑶鹚沁@里的中心,據(jù)說塔下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若認真觀察便可以發(fā)現(xiàn)塔身有幾分傾斜,或許它真的會倒下,又或許,一直這樣傾斜著。繼續(xù)行走,會經(jīng)過一片竹林,翠綠的竹子在微風中搖曳著,竹葉沙沙地響著,構(gòu)成一曲獨特的自然樂章,再向前走,會有一條小溪,水流不太急但落差卻很大。水聲再夾雜著竹葉聲,奏響一曲自然樂章,正所謂“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穿過竹,林,越過小溪,經(jīng)過亭院。來到一片古樹林中,這里有松柏,有青杉,都有一百年的樹齡,樹很高,枝繁葉茂,幾乎遮住了天空。它們經(jīng)歷了歷史的洗禮,時光的磨歷才可長得如此巨大,若有人見它不順可以在幾分鐘內(nèi)毀了它。但它們沒有因為懼怕這些而放棄生長,反而長的更加茂盛,像是地表達著什么一樣。 離開虎丘,不舍。虎丘的很美,也很大,即便是用一天的時間也不一定會看清它的全貌,但那時的太陽已落山我該離開了。 我至今記得,在離開虎丘時內(nèi)心有一種強烈的不舍之情 ,好像下一秒整個虎丘就會消失一般,若有機會我很想再去虎丘,繼續(xù)在美景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