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5篇
生活方式綠色化是現(xiàn)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綠色”這一個詞,相信人們并不陌生,它代表著環(huán)保、科技、低碳等多種含義。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帶給大家的關于“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的優(yōu)秀作文,歡迎閱讀。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1
作者:汪迪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對于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逐漸深入大眾,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環(huán)保這個概念太廣太大,大到整個國家,小到個人,適用的環(huán)保方法各不同。對于我們來說,生活化的環(huán)保更加簡單易操作。
生活化的環(huán)保,之所謂生活化,就是貼近生活,源于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這也是我們熟知的“樂活”這一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舉措就是環(huán)保。譬如,在夏天使用空調時,盡可能的控制在二十六度以上,這樣可以節(jié)約用電,空調溫度每上升一度可以節(jié)約百分之二十的電。這不同于政府所采取的強制控溫政策,這種環(huán)保更加貼近生活,這是每個人都能付之以行動的。還有近年來為大家所提倡的低碳生活,出行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少開一天車。這些都是在長期積累下可以完成的環(huán)保,集眾人的力量,取得很好的回報。
在環(huán)保方面,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宣傳,但并沒有很大的效果。這歸功于兩點,措施的不完善與持續(xù)的行動。
環(huán)保措施的完善是必須的;厥諒U舊電池使我們從小到大學校,居委會重推的一項環(huán)保舉措,但至今沒有完善的體系明了的展示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我們不知道回收后的廢舊電池的去向,更沒有后面一系列的操作讓我們認識到它的利用價值。其次,對于回收廢舊電池,也只是在特定的日子宣傳,那些貼有回收廢舊電池的收納盒也怕是積了厚厚的一層灰了,這回收了的電池最后到底去了哪?失去循環(huán)再造呢還是依舊是廢電池。
環(huán)保是一項持續(xù)性的行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環(huán)保也不可能短時間見效,而我們今天所做的事為后人鋪路,就是“前人種樹,后人采果”的道理。沒有持續(xù)性就沒有積累。
垃圾分類的好處,都是明白的,周邊道路上的垃圾箱也有這類標志,但幾乎沒有人在扔垃圾前看看該把垃圾扔到哪一類。這有許多因素,也是我們大量宣傳卻做無用功的原因。雖然知道垃圾分類,可對與那些是可回收利用哪些是不可循環(huán)利用的知識沒有普遍,食品包裝等這類包裝上的分類標志沒有統(tǒng)一。其次,垃圾回收人員是將所有垃圾倒入一個垃圾箱中,那么即使有一個人分類丟棄了垃圾最后還是混在一起。這打擊了環(huán)保的積極性。我認為在市民的環(huán)保自覺性之外,政府也應出臺相關法律條款,起到輔助與監(jiān)督的作用。
環(huán)保,不要搞形式主義,不要認為它離生活很遠,也不要斥責環(huán)保體系的不完善。你怎樣,環(huán)保就怎樣。付出行動,自覺環(huán)保,也是責任感的體現(xiàn)。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中,讓綠色洋溢。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2
作者:汪錚
說到綠色生活,你很快便會聯(lián)想到這樣一幅圖畫:青山綠水,蟲鳴鳥叫,幽靜自然,空氣清新……但綠色的含義不僅僅是環(huán)境,還包括更深更廣的內涵。不信,請聽我娓娓道來。
綠色生活是節(jié)水
有一次,我在家里無所事事,索性看起外婆淘米來。奇怪的是,外婆并沒有把淘完米的一鍋濁水“放生”,倒是把水全倒在盆里,一盆白白的臟水上還飄著些白白的碎渣。“這些臟水能用來干什么呢?”我好奇地問著外婆,外婆笑道:“淘米水可以用來洗碗呀,能去油污,一點也不浪費,洗完了還可以用來澆花、沖廁所呢!”看著淘米水能一水多用,我心里暗暗感嘆:節(jié)水就是綠色生活呀!
綠色生活是安靜
爸爸是個足球迷,是巴西隊的“粉絲”,這兩天可是他的節(jié)日,我們全家有時都要陪他一起看世界杯?擅炕乜措娨晻r,都能聽到刺耳的轟鳴聲。仔細一聽才知道,在現(xiàn)場看球的一些觀眾用一種像喇叭的樂器使勁地吹打。據(jù)說它能發(fā)出高達120分貝的噪音。雖然宣泄了熱情,但是還是令人頭昏腦脹。我不禁想起:每天馬路上無然無故的喇叭聲,工地上刺耳的嘈雜聲……在不停地圍著我們轉圈。在噪音縈繞的生活中,安靜就是綠色。于是,我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聲音壓低。
綠色生活是科學
近日,綠豆價格飆升,原來3元一斤頃刻間變成10多元一斤。為啥?全是“悟本堂”鬧的!原來,一位叫張悟本的人聲稱綠豆能包治百病,什么癌癥、咳嗽、流感……都能治。綠豆雖說是“綠”色的,但只能是糧食,并不是“十全藥”。果不其然,總吃綠豆的有些人沒病的變得有病,有病的病情卻加重了,還造成了綠豆價格的飛漲。很多人為了健康,盲目聽信所謂“養(yǎng)生專家”之道術,不加甄別地跟風,賠了金錢又損身體。實則不然,只有相信科學,才能擁有綠色生活。
還有,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接受不良信息,多吃綠色蔬菜,科學養(yǎng)生……這些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綠。不是嗎?趕緊讓你的生活也綠一下吧!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3
作者:陳錕山
常常聽父母提及,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是多么的艱難,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即使是有飯菜可吃,也都是些山上的野菜,哪有現(xiàn)在雞鴨魚肉,山珍海味。
可是,那時候人們身子骨可硬朗著呢!撇開每天干活能鍛煉身體不說,光是食物就比我們衛(wèi)生的多。哪像現(xiàn)在,吃東西也整天擔心食品里是否含有危害身體健康的成份。一不小心,輕則拉肚子,重則送醫(yī)院,甚至危及到了生命。這怎能令人放心食用呢?記得在我家附近,有一家燒烤店,賣得盡是些油炸食品,有油炸年糕,油炸臭豆腐,油炸雞腿等一些深受人們喜愛的垃圾食品。
特別是小孩及一些年輕人,只圖好吃,根本不管食品的健不健康,常光顧那里,風雨無阻。每星期回家,我也常抵不住誘惑去那里。說真的,那味道真是非常得好,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有一次,我經不住朋友的慫恿,便同他一起去那家店里買。老板娘滿臉笑容地詢問我們要些什么,那臉上的肉也跟著一顫一顫的。當我看到鍋里的油已發(fā)黑時,禁不住說:“老板娘,該換油了!”瞬時,她的臉從陽光燦爛到烏云滿天,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其變臉速度之快可與變臉師傅相媲美。一句“你不說,我也知道”,更讓我堅定了離開這家“美味佳肴”店的步伐。
從此以后,我便不再光顧此店,也不再買任何油炸食品了。因為我只要一看到油炸食品,眼前就會出現(xiàn)黑呼呼的油,令我頓時沒有食欲。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店。一些不法商人唯利是圖,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置他人的健康與不顧,殊不知在他們的荷包鼓起來的同時,有多少人因此而危害了自己的健康。難道這些不法分子就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嗎?
“民以食為天”,每天都要進入人體被消化吸收的食品怎能不安全,不衛(wèi)生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飲食健康了,對食品的要求也愈來愈高。那些不衛(wèi)生、不合格的食品也就失去了容身之地。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不法廠家仍打著虛假的旗子昭然過街,也有一些廠家靠著老牌子,憑著消費者對他們的信任,昧著良心,實施欺騙之術。
雖然這些不法廠家最后會在食品監(jiān)管部門的全力打擊下退出市場,銷聲匿跡,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不能存在絲毫的馬虎,應時刻注意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增強自我防護意識,為自己贏得綠色生活。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4
“綠色”這一個詞,相信人們并不陌生,它代表著環(huán)保、科技、低碳等多種含義。
早在20xx年時,中國就已經開始了“綠色革命”,雖說“綠色”人們經常掛在嘴邊講,可實際上真正做到“低碳環(huán)保”這一行動的人卻并不多。
就拿人們日常用的最多的一樣物質--水來說吧。
在學校里,常常會看到有一些同學值日勞動時,把拖把放進水槽,打開水龍頭,“嘩嘩”地流著,而人卻不在一邊看著,到別處玩去了。
可不一會兒,麻煩便來了,水槽里的水逐漸升高,漸漸溢了出來。值日的同學回來時,卻和沒事兒人似的,龍頭一關,拖把一拿,便走了,留下的是一水槽的污水與一地的狼藉。這樣不公浪費了水資源,也給清潔人員帶來了更繁重的工作。
有時候,吸要留心一下細節(jié),便會發(fā)現(xiàn)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可這些小事不去重視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費。
說到節(jié)約水,我家就有一位“節(jié)水大使”,她便是我的奶奶。
早上一起床,奶奶梳洗過后,把剩水倒入大桶,接著就用它洗拖把。最后還不忘廢物利用--沖馬桶。
吃過午飯,媽媽要把之前的淘米水倒掉,沒想到奶奶連忙阻止,說“別倒!這淘米水用處可大了,用它洗菜最好!”果然,洗出來的蔬菜又干凈又有光澤。
之后,大家都去午休了,唯有奶奶還在不停忙碌,一會兒用洗衣水洗院子地板,一會兒用肥皂水擦窗。
我曾經問過她:“奶奶,你為什么要這么節(jié)約水呢?”她回答:“我們國家水資源不多,應該節(jié)約水啊!”
節(jié)約水資源已是我們日常的一門必修課,不要小瞧一滴水,它說不定能造成巨大的浪費。
綠色在我心中,更在大家心中,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節(jié)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讓綠色帶給我們更多的便捷!
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探討作文范文5
作者:陳佩如
綠色,是生意盎然的顏色,是代表春天活力的顏色,更是代表了健康、活力的顏色。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個詞被大家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就像綠色食品、綠色活動、綠色軟件、綠色設計,已融入平日生活的大街小巷,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環(huán)保,這件事,說小可以小到塑料袋,礦泉水瓶,但是要說大,又可以說到全球氣候和資源短缺;說易,可以易到節(jié)約一張紙,一滴水,說難,又可以難到衣食住行等必不可少的東西。
而我覺得環(huán)保是一件簡單容易卻又不可忽視的重大事情,就拿電資源來說吧,我在20xx年得知并參與了“地球一小時”的綠色活動,這個活動是邀請大家在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8:30-9:30熄燈一小時。相信關一小時的燈對大家來說根本不算什么難事,不過就是這一個小時,據(jù)資料顯示,首次在悉尼展開時,剩下的電可提供20萬臺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這是多么令人“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阿!而他的后續(xù)發(fā)展則是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小小的關燈動作,節(jié)約了一度電,可是如果更多人一起呢?剩下的資源又會是多少呢?
現(xiàn)在大家最為關注的或許還不是用電、用水、資源,這最讓大家關注的應當數(shù)是出行問題,畢竟從上班下班到節(jié)假日婚禮出游,踏青掃墓到春節(jié)回家無一不是靠交通。而出行交通關注之最莫非北京了,從單雙號出行到搖號買車,常常還有人打趣說:“北京的交通是走到哪兒,堵到哪兒”。出行通暢自然是大家的希望,但希望總是美好的,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擁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出行也是越發(fā)的困難…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是在中國初露頭角的一個活動,在那天參與的人們會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或者是簡明的采用“11路”(徒步出行,使用雙腳行走為兩個1,故稱11路),雖說這個活動還沒有像地球一小時一樣普及,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它也會引起大家的共鳴,自發(fā)的去參與。
打小老師和父母都教育我們說要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養(yǎng)成少量的節(jié)能習慣,但是,這還是不夠的,環(huán)保和節(jié)能不一樣,土地沙漠化,水質污染,大氣污染,或被重視,或被輕視,光靠國家每年去撥款去挽回還是有力不足,還是需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如果不想那些大型活動一樣大力宣傳,呼吁大家從點滴做起,
國外的《圣經》中有令人向往的伊甸園,那里沒有污染,那里沒有喧囂的喇叭,那里也不用擔心明天資源就會耗竭,如果你我并肩努力,從點滴做起,參與綠色環(huán)保,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樂園,屬于大家的綠色,友好,和諧的新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