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們的北京城作文700字
這里被稱作“四九城”。它四四方方的。一條條小巷交織在古老的城墻內(nèi),小商小販們帶著濃厚京腔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勾得那四合院上的紅漆木門“吱呀”一聲響,跳出一個小孩子,引著一位老婆婆去買下一盆恬淡的桂花糕。北京城,有著濃郁的文化底蘊與高貴的氣息,值得被夸贊一番。
明清兩朝的中樞,便建立在城中央的紫禁城中。王守仁的心學,在此處發(fā)揚光大,“滅絕人欲,斯道何明”的聲音第一次對程朱理學發(fā)出了挑戰(zhàn)。張居正在此處識遍人間疾苦、帝王無情,在大明的朝局中,為年輕的萬歷撐起了一片天。于謙在城頭,面對兵臨城下,以勇氣與決心死戰(zhàn)退敵,縱然因小人進讒而遭殺害,卻將熱血灑在城下,給了京城軍民同心的團結。這樣的北京,詩書與騎射并存,崇文與尚武兼顧,文化禮節(jié)之氣溢于一草一木一塵埃之中,不失為一座匯人文精華于一身的歷史古城。
宮墻內(nèi),是政治風云與皇家奢華;城根下,柴米油鹽的小日子卻也優(yōu)哉優(yōu)哉。門旁的石獅子,口含繡球,披著霞光伏在石階上,仿佛時光已流逝了千年。紅漆木門上,銅環(huán)磨得暗淡,門扉上的門神像漸漸退去顏色,掀起的一角飛揚在風中。古老的雨檐,將千年的記憶沉淀,檐下幾雙飛燕。歲歲往復,卻是舊鄰。誰又說得清,它不是王謝堂前的籠中燕呢?院中老槐低垂著槐花,是那曲折通幽的小巷中獨有的,碎散的、平和的。如若時光是記憶的橡皮擦,愿北京這座城,從未使用過它,留下那一方“遠親不如近鄰”的回憶。
雨中的胡同是極美的。撐著油紙傘在其中彷徨。仿佛,朦朧細霧,便悄然走過一個如丁香的女子,哀怨地盛開在雨中。那仿若是一個水墨江南、煙雨樓閣中撫琴自酌的女子,又似乎她在揮毫潑墨,娟娟小字在筆下流出“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北京城,一段似水流年,一段柴米油鹽,一段風云迭代,一段時過境遷。惜乎,那一段記憶,一方水土,隨著故人逝去,也漸漸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