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陶淵明作文1000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唯有你與眾不同。
——題記
他生于天地之間,卻不為塵世所染;他不向往離世,卻有屬于自己的桃源;功名利祿視為塵土,人情世故看作云煙;遠(yuǎn)離污濁的世界,還心靈一片藍(lán)天。他就是我眼中的陶淵明,雖然他不及李白浪漫、不及柳永婉轉(zhuǎn)、不及王勃浩蕩、不極及杜甫憂國,但是他依然值得我敬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心情是如此悠閑坦然,以至于提到陶淵明我們便會想起那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為。”的鄉(xiāng)野村夫。他向往田園也許正是為了能享受這世外仙境的幽靜與坦然,世間的凡事總是使人心生雜亂,也許正是這樣返璞歸真的生活才適合遺世獨立的圣賢。生于山水間,向往心中的桃源,采菊花以自慰、與天空對白,游走于田園之間,偶爾會望見遙遠(yuǎn)的南山。塵世似乎漸行漸遠(yuǎn),將真理留于心間。
生活正應(yīng)如陶公一般,簡簡單單順著內(nèi)心,存于天地間。這才是人生的大徹大悟,“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既然結(jié)廬在人境又怎能無車馬之喧,陶潛心中的憂,世人不會明白。世人說他是隱士,可誰又能明白臥龍尚有騰飛之夢,老驥尚有千里之志。他也曾有自己的志向,他曾想造福鄉(xiāng)里、想為百姓撐起一片天、想締造一個真正的桃源,可惜現(xiàn)實的黑暗如同一座大山壓在他身上,令他翻不過身、挺不起腰,使他不得不放棄理想,安于現(xiàn)狀。這樣一個專權(quán)的社會,寒門弟子又怎能創(chuàng)造一片天。況且陶公他又是那樣清高“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看淡了官場的功名利祿,厭惡了那塵世的勾心斗角。塵世就是這樣,百姓總是會淪為被欺壓的對象。和諧平等的桃源只是一個被扼殺在萌芽的夢,甚至于只是一個幻影。“月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帶上自己的志向,遠(yuǎn)走他鄉(xiāng);離開這個喧鬧的塵世,找一方凈土把心靈安放;引壺觴以自酌,樂琴書以消憂;以山川為友,借田園消愁。
既然憂愁不能化解,何不將它轉(zhuǎn)換為自我安慰。安慰受傷的靈魂,也安慰那迷茫的世人。華麗的藻飾、閃耀的點綴,不過是人生的一刻間,最終皆為云煙。與其用簡單換來快樂,何必垂眉折腰換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憂愁;氐浆F(xiàn)實他依舊是那個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的五柳先生;但在夢中他擁有那個寧靜祥和、怡然之樂的世外桃源。
我心中的陶淵明,沒有修飾、沒有點綴,一壺老酒伴著思緒飲下,一切都化為云煙,隨風(fēng)飄散。終身的愿望都化為紙間遐想,悠然的田園間透出一點凄涼。表面上你是如此淡定,內(nèi)心卻是一片迷茫。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就讓你的人生少一些污穢,多一些凄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