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溫暖作文800字
前不久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的一段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兩個孤兒,一個12歲,女孩;一個9歲,男孩。父母不幸在地震中遇難。政府要把他們安排在孤兒院里,女孩拒絕了,說要到姑媽家去。平是他們被安排到姑媽家。
姑媽家也有一個孩子,也在上著學(xué)。由于地震,姑媽和姑父就沒處找工作了,現(xiàn)在突然加了兩個人,家里負(fù)擔(dān)更重了。姑父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女孩看在眼里,也常常發(fā)呆。
每天,姑媽和姑父幫助各地來的支援者搭建臨時住房,幾乎是義務(wù)工,只能得到一點點微薄的收入。后來,姑父被政府安排出去打工了,一家人高興了一陣子,女孩也綻放了久違的笑容。姑父出去后姑媽也沒有閑著,她不時的出去攬活,女孩經(jīng)常聽到姑媽倚著門欄發(fā)出輕微的嘆息聲,女孩想:我已經(jīng)12歲了,能幫姑媽分擔(dān)點什么。
第二天早晨,太陽按時升起,女孩看到弟弟和表妹還在熟睡中,于是她簡單地收拾一下行李便溜下山,因為上次放學(xué)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家正在筑房子,她想給人拎沙包,包工頭見她這么弱小,不肯用?墒桥⒁痪湓挾紱]有說,動手就干,包工頭說:“我沒同意,就算做了也沒錢”,她說,沒錢就沒錢,你供我們?nèi)齻人的飯就行。十二歲的女孩攢足了勁去拎幾乎和大人一樣重的沙包。
第二天、第三天,女孩仍是如此,一等姑媽出門,她便打發(fā)表妹和弟弟先上學(xué),然后自己出了門。姑媽一直回來得很晚,因此,很多天過去了,她都不知道女孩每天沒有上學(xué)。
這一天,天快黑了,女孩拿著辛苦得來的錢,匆匆回家。一路上,她計劃給表妹買些文具,給姑媽買漂亮的發(fā)夾,剩下的買米,至于弟弟就算了,他還小,吃飽就行!一進(jìn)家門,女孩看到姑媽臉色不太好看,像在生氣。姑媽見她回來,劈頭就問,你不上學(xué)去哪兒瘋了?你這么做對得起你死去的爸媽嗎?女孩委屈地哭了,當(dāng)她把原因說出后,姑媽一把把她摟了過來:“孩子,姑媽不管多苦,我一定不能讓你輟學(xué)”。說完把她摟得更緊了。
當(dāng)我們讀到這里時,眼前不僅浮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畫面,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姑娘,為了家,什么苦都不怕。這正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我相信,當(dāng)女孩躺在姑媽的懷抱里時,她一定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