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盆上的冬天作文1000字
金黃的葉片在枝頭上靜靜地燃燒,像樹在空中著了火。突然冷風(fēng)夾著雨點把它們吹落枝頭,拋向空中,又砸落地面,于是這些被分離的火焰又落地生根,在地上蔓延。依舊是金黃的火焰,倔強地聚集在樹根處,聚集在大路邊,蔓延開去,形成一條燃燒的地毯。
冬天來了,空氣冷颼颼的。然而看著這些火焰,又勾起了我關(guān)于泥火盆的回憶。
七十年代,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那時的鄉(xiāng)村沒有暖氣,沒有空調(diào),沒有電熱器,冬天人們的取暖設(shè)施就是一個火盆。入秋,大人們就開始制作火盆了。挖點土再找來麥稈,把它們用水和成糊狀,把一個瓦盆扣在地上當(dāng)模,用泥巴往盆子外圍糊一層,像是給盆子蓋上了一層棉被,再把表面抹平,在院子里通風(fēng)較好的地方晾曬,直到泥完全干了,把這模型翻過來就是一個火盆了。
“十月一,穿棉衣。”天冷時,家家戶戶都在堂屋的正中央放著火盆,里面放些燃料,玉米芯子啦、玉米桿啦、黃豆桿啦、入秋時小孩子撿來的槐樹枝啦……點上火,火苗嗖嗖地往上竄,噼噼啪啪地響,像放鞭炮一樣,自然黑煙也一縷縷裊裊地升騰開來,熏得人睜不開眼睛,熏得屋頂上也有了黑色,煙灰隨著火苗飛舞,雪花一樣落在烤火人的衣服上頭發(fā)上,落在屋里的方凳上桌椅上,落在泥墻上貼畫上;鸸馐勾笕诵『⒆拥哪樧兂闪私瘘S色,使黑暗的屋子變成了古銅色。大人們坐在小方凳上或蹲在地上往火堆上添點柴禾,小孩子站著伸開小手想要抓住那火焰又怕燒著了,再閃電般縮回,像是在和火苗捉迷藏。大人們交談著,小孩子嘻嘻哈哈地打鬧著,整個房間充滿溫暖、熱鬧的氣息。頓時,小屋成了我們冬日的天堂。
最有趣的的還是燃料快燃盡時,那時沒了熏人的煙氣,沒了紅紅的像毒蛇吐的芯子的火焰,變成了耀眼的紅色,一閃一閃的,進而成了灰白色。這時小孩子會往里面丟幾顆玉米;蛘呤屈S豆,在一邊靜候,大約有一兩分鐘,只聽“啪”的一聲,就是玉米開花了,成了爆米花,黃豆不會發(fā)出警鳴,只會默默地散發(fā)香味,暗示已經(jīng)熟了。小孩子還會找來粉條,靠近火堆烘烤,只見細細的粉條漸漸變粗變成白色再卷起來,吃起來脆甜,很是好玩。大人們會用小樹枝拔開這灰燼,往里面放幾個小紅薯,再埋起來,說等到一兩個時辰就熟了。于是小孩子就又雀兒一樣一哄散了,飛出了屋子出去玩。等回來時滿院子都是燒紅薯的甜香。迫不及待地扒開灰,就看到被燒得渾身黑不溜秋的紅薯。別看它樣子不好看,可撥開被燒得發(fā)硬的外層,就看到黃燦燦的瓤了。閉上眼睛聞一聞,那香氣從鼻孔蔓延全身,沁人心脾,再輕輕咬一口,那個美呀就賽似神仙了。
晚上沒有電視,沒有手機,甚至沒有電燈。點盞煤油燈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圍坐在火盆旁取暖。有時開個家庭聯(lián)歡會,輪流表演節(jié)目。有時坐在小凳上聽老人們講過去的事情,聽著他們饑寒交迫的辛酸經(jīng)歷,心里漸漸滋生對衣食無憂的當(dāng)下的珍惜。有時看著燦爛的火苗,憧憬著未來的生活的美好。累了倦了就藏進媽媽的懷里,在彌漫著煤油味和煙熏味的房間里,沉沉地睡去了。
要說最幸福的是下雪天的早上。還沒出被窩,孩子的棉襖棉褲就被大人拿到火盆上去烤了。“快起來快起來,快快穿上,一會就涼了!”媽媽一邊催促著一邊把藏在懷里的剛剛被烤過的衣服塞到被窩里。雪光通過糊了報紙的窗子映進屋里,滿屋子都是亮堂堂的!啊,下雪了!于是趕緊穿上棉襖棉褲,奔出房間,融入“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鄉(xiāng)村美景。那帶有媽媽的體溫和煙火味道的棉衣,讓孩子們的心暖暖的,甜甜的!有了這份溫暖,還有什么嚴寒可懼怕呢。
歲月流逝,泥火盆也早在鄉(xiāng)村消失了,人們用上了各種電器來照明取暖。房間寬敞了,屋子亮堂了,現(xiàn)在晚上人們都習(xí)慣了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很少一家人在一起聊天了。但是,我還是懷念那時的泥火盆,懷念那堆跳躍的火焰,懷念用灰燼燒烤食物的樂趣,懷念一家人圍坐在火盆邊的那份溫馨,懷念被媽媽烤過的棉衣的味道,懷念那個泥墻上貼著貼畫的小房間,懷念那個小村莊,懷念那充滿歡樂的歲月。
那些泥火盆上的冬天呀,將永遠溫暖著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