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黃的故事
我和阿黃的故事
阿黃是我家的一只狗。
聽老媽說,我第一次見到阿黃時(shí),才剛剛學(xué)會走路。那時(shí)候的阿黃才一丁點(diǎn)兒大,脖子上掛著銅鈴鐺,“叮叮當(dāng)當(dāng)”的向我跑來,對我“汪汪”直叫。我當(dāng)時(shí)就被嚇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阿黃很無辜的繞著我跑,又拱了拱我,坐在地上傻傻地看著我哭。這也是阿黃給我的見面禮,那一年,我才三歲。
五歲的時(shí)候,奶奶把我?guī)Т,爸爸媽媽出去后,總把大院的門鎖上。我執(zhí)拗的和阿黃窩在墻角,傾聽圍墻外的各種聲音。我至今還記得那些聲音,;有老牛踩過泥水的聲音;有過路人聊天的聲音;有雨靴踏過青石板的聲音;有貓、狗、鳥的叫喚聲;有大人們的呼喊聲。我甚至還記得那片被高大是灰色水泥墻所遮住一半的天空。到了傍晚,天空會被染成淡黃色,是和成熟的向日葵一樣的顏色。我便和阿黃坐在門口,等著爸媽回來。黃昏也會把阿黃染成天空一樣的金黃。阿黃可以和我一起望著門口無限延伸的路發(fā)呆,一直等啊等……
就這樣,阿黃陪我等到了七歲,我要上學(xué)了。阿黃會天天送我上學(xué)。他會跟我走到很遠(yuǎn),我會對他說:“阿黃乖,阿黃乖,快回家去吧。乖……”這時(shí)的阿黃已經(jīng)長大了。他總是舔得我手心直癢癢,繞著我轉(zhuǎn),嗚嗚地低聲叫喚,才自己回家,一步三回頭,有時(shí)還會站在路口望著我。就這樣,阿黃天天送我上學(xué),他甚至?xí)业綄W(xué)校,在校門口等著我回家。
而我和阿黃的記憶到了這里就戛然而止,仿佛我的記憶在這里中斷了。而之后的事,也沒有阿黃的蹤影。等我再次回想起阿黃時(shí),已是十七歲了。
老媽告訴我,原來,在我十一歲那年,阿黃老了,老到甚至不能啃骨頭了。他脖子上的銅鈴也不會再響,終日伏在墻角。老爸知道阿黃快不行了。就將他牽到很遠(yuǎn)的河道邊,讓他自生自滅。阿黃被老爸牽走的時(shí)候,好像知道不再回來。他望了望路口,可我還沒回來。而我再也沒見過阿黃,阿黃也永遠(yuǎn)沒有回來過。但我知道,無論有多遠(yuǎn),如果阿黃愿意回來,他都會回來的。
于是,阿黃常乘涼的老樹、我小時(shí)候翻的發(fā)黃的白墻、我掏的一窩鳥蛋、門前左轉(zhuǎn)的路口,臺階上布滿苔蘚的青石板,這些組成我童年的元素,都隨著阿黃離開……
一次,偶然回鄉(xiāng),早已是時(shí)過境遷。驀然聽到一陣犬吠,我回頭一望:
一樣的叫聲,一樣的黃毛,一樣的銅鈴鐺,卻不是……
我張了張嘴,卻還是沒有開口。
阿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