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絆的避風港作文800字
它是最溫暖的寄托,最深的羈絆。——題記
幾千年來,僅看流傳下來的作品,許多的文人墨客都將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寄托于這些詩詞歌賦中。
個人認為這些作品能夠久經(jīng)流傳的許多原因中,一定有一個原因——它們引起了人們感情上的共鳴,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產(chǎn)生情感共鳴,它們才得以流傳至今。
這說明,在對于家的情感上,大多數(shù)人都是相同的。
失意時,我們會格外渴望家的溫暖。如果我們是一個細胞,那么家就是我們的線粒體。它為我們提供能量,是我們繼續(xù)生活的動力。我們的所有傷痛都將在這里被治愈被撫平,然后元氣滿滿的繼續(xù)生活。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獨自在外時,再大的風雨都能自己扛下來,也不會感到半分委屈或難受。就像一只海螺,一件硬的外殼保護著自己,可一旦回到家,家人的一句問候,一個關心的眼神,都能讓自己淚流滿面。在這里,我們不用背著沉重的堅硬的外殼來偽裝自己,我們可以褪去自己的鎧甲,肆意的哭,肆意的笑。因為這里一直一直都會是我們最堅實溫暖的依靠。
它,是我們的避風港。
孟郊在《游子吟》中道:“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對于即將獨自遠出的孩子,母親的針針線線皆是愛與不舍,好像多縫幾針,孩子就會多些溫暖,不會受傷。游子雖有不舍,但為了生活和自己所追求的夢想,卻只能將不舍的酸楚咽下。從此家便成為游子心中最深的羈絆,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做什么,都會想到遠方的家和母親久做針線活的粗糙溫暖的雙手。
他,是我們最深最深的羈絆。
一日不回到這個避風港,心中的羈絆便多一日不減。在這里我們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在這里,我們能夠感受到最溫暖的愛;在這里,我們不需要隱藏自己的脆弱和不堪。
在離家千里之外的遠方,我們?nèi)找顾寄钪鼰o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我們的心弦。這弦經(jīng)不起撩撥,撥來便是兩行熱淚。
家,我們最堅實的避風港。
家,我們最深的羈絆。卻,最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