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份灑脫作文700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題記
如水明月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坐于席中,皓月當(dāng)空,歡飲達旦,仰頭望月,竟產(chǎn)生“隨風(fēng)歸去”而感,如此隨性,灑脫。蘇軾一生三起三落,幾遭貶謫,一貶密州時,時任知州,與民出獵,作出“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感慨,無“悄愴幽邃”,而是“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壯志。蘇軾對其弟子由所言,也正是對自己的真實寫照“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寫下如此豁達寬厚的偈語,該會有多么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
蘇軾一生優(yōu)游吟詠,怡然自得,悲傷和不幸降臨時,他也能一笑置之。我們何不守護這一份灑脫?
銀河瀑布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少年時才華名滿京城,得皇帝賞識,入朝為官。后因不容于權(quán)貴,在京僅三年便棄官而去,發(fā)出如此感嘆。游歷天下,幾經(jīng)挫折,“渡黃河”有“冰塞川”,“登太行”有“雪滿山”,即使如此,仍“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能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如此壯闊的想象,會有多么瀟灑的心態(tài)。何不守護這一份灑脫?
悠然南山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陶淵明身處官場,從不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而去,歸隱田園,真真扛起鋤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親力親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無拘無束。
比起李白“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霸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樣是超然于世人的超逸,何不守護這一份灑脫?
千百年來,有多少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為情所傷;有“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的仕途擔(dān)憂。但他們有的直言不諱,有的辭官而去,有的歸隱田園,無一不是有超凡脫俗的灑脫心態(tài),我們何不守護這一份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