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滿分作文的八大開頭技巧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睂τ作文來說,寫好作文開頭尤為重要。因為老師閱卷時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臨考寫作時一定要寫好開頭段,緊緊抓住老師的目光,讓老師不由自主的隨著你的思路走.有一條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簡潔明了,迅速入題。請看近年各地中考滿分文的開頭技巧.
技巧一:設(shè)計懸念,吸引讀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藥、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jīng)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選自XX年陜西省中考滿分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的開頭設(shè)計了一個懸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讀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會想,他怎么會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的一來會怎樣?這一連串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帶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這種開頭方法,抓住了人們閱讀時的好奇心理,精心設(shè)計吸引讀者閱讀,效果很好。
技巧二:開門見山,亮明觀點
朋友,當你看見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條條溪河惡臭難聞,一股股有害氣體毒害人體時,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時卻不氣憤得想大聲呼叫:“請關(guān)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選自XX年廣東省中考滿分文《我關(guān)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技巧點撥:考場議論文的寫作一定要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寫作時開門見山,擺明態(tài)度,不失為一種普通但又實用的方法。這篇文章的開頭采用設(shè)問的方式,一問一答,簡潔有力,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為下文展開議論打下了基礎(chǔ)。
痛苦的時候,你會回家,用眼淚盡情發(fā)泄;心煩的時候,你會回家,讓家的溫暖驅(qū)散心中的烏云;家——融進去的是悲傷,化解出來的是快樂;家——接納的是難過,釋放的是開心。家,真好!(選自XX年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點撥:記敘文也能開門見山。你看,這篇文章運用排比的形式將自己對“家”的感受毫無遮掩的表達出來,為全文定下了基調(diào)。
技巧三:聯(lián)想回憶,巧妙敘述
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xiāng)的列車……
小小年紀,孤身一人在異鄉(xiāng)奮斗的你,一切還好嗎?(選自XX年河南中考滿分文《當我面對“溶溶月色”的時候》)
技巧點撥:中考中,常有追憶式文題出現(xiàn),需要考生追述過去發(fā)生的某一件事此時不妨聯(lián)想回憶,引發(fā)思緒。這篇文章的開頭就導(dǎo)用了這一方法。文中先寫月色,由溶溶月色引發(fā)了“我”的聯(lián)想,使我回憶起同樣是在這樣一個夜晚發(fā)生的故事。這種開頭,洋溢著一種濃郁的情感氛圍,利于抒發(fā)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聲在房間的上空回旋著。東子拿著父親的信,淚水溢滿了臉頰。三年了,東子離開家整整三年了,三年來父親的一封封信已將東子心中的仇恨化為烏有。東子掩卷而思,思緒又回到了三年前。(選自XX年甘肅省中考滿分文《;丶铱纯础)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從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發(fā)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緒回到從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氣氛
“你這書記趁早別當了,半點用也沒有!”從學校風塵仆仆趕來的我,離家門還有百來米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聽到了媽媽對爸爸的呵斥聲,一種“黑云壓城”的感覺猛烈襲上我的心頭。媽媽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預(yù)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撐船,每次都是任憑媽媽一陣暴風驟雨過后,才用幾句綿里藏針的話收拾殘局。今天不知又為了什么。(選自XX年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民主墻”的風波》)
技巧點撥:記敘文的寫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jié)才能吸引人。這篇文章在一開頭就抖出一個矛盾沖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讀者的心,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今年夏天太熱了,干脆明天去買空調(diào)!”媽媽邊吃飯邊說道。
“買空調(diào),買空調(diào),你只知道享受!應(yīng)該節(jié)約點錢供孩子以后上大學,簡直不會打算。”奶奶嘮叨著,臉上沒有了笑容。
“你這老人,應(yīng)該享受享受,今年70歲了,還能活多久嘛?”媽媽隨口答道。
我心里納悶著:他們有時說話不投機,但很少鬧矛盾,今天的氣氛很緊張,人們常說婆媳間沒有血緣關(guān)系,所以很難相處好。(選自XX年重慶市中考滿分文《責任》)
技巧點撥:故事有矛盾才會有吸引力,在產(chǎn)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讀性會大大加強。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將婆媳之間的矛盾展示出來,為故事的進一步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技巧五:巧用修辭,展示文采
愛心是冬天里的一縷陽光,驅(qū)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后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選自XX年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愛心帶給他人》)
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yǎng)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假如……無論我是什么,無論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但有一樣?xùn)|西是不可泯滅的——那就是回報。(選自XX年貴陽市中考滿分文《詮釋回報》)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對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選自XX年江西中考滿分文《待人和善》)
常聽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那時,我就在想,橋究竟是什么呢?難道只村西頭的那兩塊老槐樹疊加起來的、我們上學必須經(jīng)過的“橋”嗎?(選自XX年山西省中考滿分文《美麗的橋》)
技巧點撥:修辭是語言運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貼切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常能使語言增添許多風采。在考場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練運用修辭手法扮靚語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幾例中,第一例運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運用擬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疊詞手法生動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語言亮麗多彩,讀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則采用設(shè)問方式,先設(shè)下疑問,再展開故事,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易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開頭如此不凡,自然會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寫環(huán)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墻上,“嚓、嚓”地響。教室內(nèi),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選自XX年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墻》)
紫紅色的去霞充滿著整片天空,其中還有一輪血似的夕陽,如此暖意的畫面顯示現(xiàn)出“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溫馨與從容之感,暖得讓人沉醉,暖得讓人迷戀。(選自XX年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黎明的美麗帶給曾失落的我》)
晚風吹過河面上最的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歸雁。我們默默地站著,目光游離在那若即若離的記憶之門上。當許許多多都已逝過,當許許多多都已凋盡,我們起碼還可以對自己說:“別傷心,我已體驗過那種感覺,雖然只是曾經(jīng)擁有!(選自XX年安徽中考滿分文《曾經(jīng)擁有》)
技巧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huán)境描寫是不可少的。環(huán)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可以襯托人物、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果在文章的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的環(huán)境描寫,既可以為文章提供一個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上面三段開頭,第一段寫一場急雨的降臨,為的是為教室內(nèi)的考試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種緊張的氣氛。第二段則寫夕陽西下的情景,主要是為下文寫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礎(chǔ),是一個情思的觸發(fā)點。第三段通過“晚風”“夕陽”“秋霜”的描寫襯托出此時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寫法簡單但很實用,效果也好,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技巧七:廣泛引用,突出主題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著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選自XX年甘肅省中考滿分文《歌聲與微笑》)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選自XX年河南省中考滿分文《擁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每當我吟誦這句詩,心中便有說不出的陶醉。心也朦朧,眼也朦朧,眼前真?zhèn)展現(xiàn)出一幅畫來。(選自XX年吉林省中考滿分文《陶醉》)
技巧點撥:引用法是一種很常用的文章開頭法,引用的內(nèi)容是很豐富的,若是議論文則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強論證效果,突出主題,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記敘文、散文則可以引用歌詞、詩句,以引發(fā)下文,便于敘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還可引用古語、俗諺、對聯(lián)等等。
中考重慶卷優(yōu)秀作文點評
閱讀下面的短文,根據(jù)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親同我去公園,他指著園內(nèi)的兩棵樹問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樹嗎?”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楊,顯得十分矮小的是銀杏。父親說:“這兩棵樹是同時栽下的,栽下時都一樣高。它們享受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水土。到后來,為什么白楊長得高大,而銀杏卻生得矮小呢?”父親見我回答不上來,接著說:“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边@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自擬題目,文體不限。2、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現(xiàn)與本人有關(guān)的人名和校名。
[文題詮釋]
立意是寫好材料作文的關(guān)鍵,可以在閱讀時通過識別關(guān)鍵句、找準中心句、捕捉特殊句等方法來把握到材料的中心,從而確定正確的立意。本材料中的關(guān)鍵句很顯然是“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這詩一般的語言同著名的一句廣告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濃縮的就是精華。”這個關(guān)鍵句其實就是作文的正確立意。結(jié)合材料理解這句話,可以解釋為父親的成才觀。在他看來,不管什么樹都會變成有用之材,至于生長的過程,無優(yōu)劣之分,也無快慢之別,更不應(yīng)苛求一律。聯(lián)系現(xiàn)實,我們時下的教育,是否需要學學這位父親,讓那些成績平平、失去信心的“小樹”,也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眼里的“銀杏”呢?我們這群孩子,其實就是大人心中的銀杏,慢慢成長,彌足珍貴。
佳作點評:
爸爸也有“吉祥三寶”
奶奶時常對我嘮叨,你爸爸在你媽媽眼里簡直是根“草”。
爸爸在媽媽面前還真是個綿羊,百依百順。起床后,媽媽差使爸爸拿尿盆倒尿罐,爸爸居然全干了。媽媽說左鄰右舍里跟誰走近點跟誰走遠點,爸爸居然全聽了。爸爸正跟人閑侃,媽媽一聲河?xùn)|獅吼,爸爸居然乖乖地回去了。有一次爸爸正跟人喝酒,媽媽上前只扯一下耳朵,就被拽進家。村里人有大事商量,爸爸只要一出場,人們就說,這商量大事你也做不了主,還是把你家里的請來吧。爸爸還真把媽媽叫來了。爸爸成了村里有名的“筢耳朵”。
媽媽能管住爸爸覺著很得意,神氣活現(xiàn)的。
直到有一天媽媽在爸爸耳邊說起了奶奶的不是。爸爸紅了眼,一聲吼,想知道我為啥不打你嗎?就因為我老娘。我娘一輩子不容易,我爹脾性暴躁,稍有不順心,張口就罵舉手就打,我爹打斷過胳膊粗的棍子,打散過椅子。我娘為了我們幾個孩子,熬了一輩子。每次見娘挨打,我都發(fā)誓,我娶了媳婦決不捅她一指頭,一定疼她一輩子。
我從學;貋恚棠谈覈Z叨的著媽媽和爸爸的“戰(zhàn)爭”。
我聽后驚呆了,沒想到爸爸的胸懷竟這樣寬廣。
爸爸在外再同人神吹海喝,媽媽不喊也不再拽耳朵,甚至會端碗水遞給爸爸。左鄰右舍都很驚詫,有人問媽媽,媽媽笑而不答。有人問爸爸,爸爸也笑而不答。我也禁不住地問爸爸,爸爸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你,你媽媽,你奶奶,是我生命中的‘吉祥三寶’,都值得我慢慢去疼愛呀。”
慢慢去疼愛生命中的寶貝,爸爸這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點評
文章因為敘述簡潔生動,感情真摯,情與理相生,人與事相融,結(jié)構(gòu)縝密,令人折服。
1、主題鮮明,形象飽滿。小作者能從材料中父親的成才觀聯(lián)想到自己父親的家庭觀,以奶奶的敘述為經(jīng)線,以父母的感情變化為緯線,刻畫了一個有情有意的大男子形象:對父母有孝心,對子女有愛心,對愛人有耐心。結(jié)尾處“慢慢去疼愛生命中的寶貝”,深刻的立意富有生活底蘊,引發(fā)了讀者的強烈共鳴。
2、構(gòu)思新巧,獨具匠心。套用流行歌詞名來擬題,有時代性,有新鮮氣;開頭的“草”和結(jié)尾的“寶”,形成映襯,暗示媽媽的觀念將發(fā)生變化;用三個“居然”和二個細節(jié),“筢耳朵”爸爸活靈活現(xiàn);文章讓奶奶來敘述,省略了好多筆墨,行文簡潔;“你,你媽媽,你奶奶,是我生命中的‘吉祥三寶’,都值得我慢慢去疼愛呀”,爸爸的話,凸現(xiàn)文眼,猛然生輝。
中考上海卷
〔原題回放〕
請以“我們的名字叫____”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現(xiàn)與考生本人有關(guān)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號表示,如a中學,b老師,小c.
(2)補全作文題目.
(3)不能使用試卷中的閱讀材料.
〔文題詮釋〕
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寫作的主體是我們,對青少年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培養(yǎng)青少年群體意識、分析綜合能力、把握形象特征能力,都是一個極好的引導(dǎo)。審題沒有障礙,考生可以寫歡樂、喜悅,也可以寫尊嚴、責任;可以寫拼搏、奮斗,也可以寫謙讓、遺憾;可以讓考生更有創(chuàng)造性地描寫“我們”的世界,表現(xiàn)“我們”的世界。寫出考生在交往、合作和發(fā)展中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如寫《我們的名字叫子女》,可以用飽含真情的語言,訴說著同學、自己以及“我們”這一群人對父母的理解和熱愛;寫《我們的名字叫中國人》,以翔實的內(nèi)容寫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我們的文字、我們的文學、我們在世界上日趨發(fā)展的輝煌等,字里行間流淌著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真是人人有話說,人人能寫好的題目,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我們”這個群體名字的代詞所包含的特征特點、特定的事件和場合了。
[佳作點評]
我們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最后一排”是我們班的邊疆,地廣人稀,氣候惡劣。所以“好學生”避而遠之,“搗蛋鬼們”心向往之,我在還沒有弄清楚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人時,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試,我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名次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遙遠的嶺南啊,頓時成了我的“后花園”,可我卻沒有蘇東坡的豪放灑脫,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當老師宣布這消息時,頓時有一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感覺,兩眼昏花,頭暈耳鳴,真的快要支撐不住了。
抬頭一舉目關(guān)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幾個成績差的“搗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邊,涼風習習,吹散了我眼前的霧靄,若隱若現(xiàn),幾個“搗蛋鬼們”對我眉目傳情,擠眉弄眼,“本地土著”送來獨有的問候。
“嘿,小黑,不要垂頭喪氣,這里光線不好,空氣新鮮;成績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辯證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沒考好嘛!還有下一次嘛!”老陳的精神勝利法,聽聽,蠻有道理。
他們表面嬉皮笑臉,課堂上嬉笑怒罵沒個人樣,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阿蔡在被窩里拿著手電筒背單詞,老陳在宿舍睡覺時經(jīng)常發(fā)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聲音?粗麄冋嬲\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在一節(jié)物理課上,物理老師用他不標準的普通話說出了一道題,可全班沒有人會做,碰巧我做過,我舉手了,不止舉手還拼命搖動著,可老師卻說“唉,怎么就沒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師沒有看見,而是老師認為“好學生”都做不出,更何況“壞學生”呢?我久久未放下舉著的手……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也離開了“最后一排”,同時離開的還有特鐵的阿蔡和老陳,當然,同樣數(shù)量的人也“中箭落馬”。
“要不要勸勸他們?”
“好的,我們不僅僅是過路人,更是經(jīng)歷滄海桑田的同路人!
我們走到唉聲嘆氣的同學面前:“這里光線不好,空氣新鮮;成績不好,心情不差!”
別了,我的流放地,你讓我承受委屈,經(jīng)歷風雨。我想:有永遠的“最后一排”,卻沒有永遠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個性鮮明的佳作。一、心思細膩,描寫傳神。作者結(jié)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向我們訴說著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真實的生活和思想,他們有強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閃光點,他們渴望理解和關(guān)注,作者將他的心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二、思想深刻,啟人思考。“有永遠的‘最后一排’,卻沒有永遠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如何對待、理解、關(guān)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如何讓素質(zhì)教育不再成為形式,如何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值得教師們思考的,這是本文巧妙的選材給讀者帶來的深層的思考。三、語言靈氣,詼諧幽默!斑吔薄ⅰ暗貜V人稀,氣候惡劣”、“眉目傳情,擠眉弄眼”、“本地土著”、“后花園”等詞語形象生動,增添了文章的靈動氣息。
河南·課改實驗區(qū)
[原題回放]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交流。知識的交流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思想的交流可以使我們變得深邃。交流使我們充實,交流使我們精彩。
請以“交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但不得直接以話題為題目。
要求:①請先寫出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佳作點評]
走進西藏
每一次民族的交流帶來的總是人類的和諧。
——題記
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個偉大的壯舉,一次吐蕃之行,便贏來了大唐與吐蕃幾十年的和平與友愛,帶來了兩族人民的無比安定與繁榮。于是,歷史的長征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條連通兩族的深深的車輪印。
那天,你在車前,在城墻下停留,不舍。你不曾離開過它半步,而今你即將離它而去,也許將一去不返。于是你悵然地環(huán)視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發(fā)現(xiàn)眼前這堅厚的城墻如此親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墻的那面有淚眼婆娑的母后,有無可奈何的皇兄。風起了,馬兒脖子上的鈴兒叮當響,頭頂上嶄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飛。于是你轉(zhuǎn)身走向車,留給長安最后一個回望,最后一顆淚,馬兒走了,車子走了,你義無反顧……
風在吼,馬在嘶,車在顛簸,你在車中垂淚,此刻只有悲傷寂寞與你相伴,只有天邊那數(shù)點明星與你相依。就這樣,你任由風兒把思緒吹回長安:曾經(jīng)你是那么的快樂無憂地度過時時刻刻;曾經(jīng)你在那熱鬧非凡、鶯歌燕舞的春宮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然而這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都已煙消云散,無影無蹤。除了孤獨,你只有哭泣。這并不能阻止飛跑的馬車,它要把你帶到一個很遙遠的地方,一個只有貧窮落后、野蠻強悍的民族。你開始恐懼。一陣疾而冷的風從窗子的簾下鉆入,直撲你蒼白而美麗的面頰。你不禁顫抖了一下,你不敢想象那位大唐附馬——松贊干布是什么樣子。英俊還是丑陋?體弱還是強。磕阋膊桓蚁胂竽抢锏娜嗣衽c生活,但你隱約感覺那里是貧窮的,是艱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你不知道……也許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輕輕掀起窗簾:天邊依然零星點點,遠處也有幾點在閃耀,然而正是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淡了,把你的憂愁驅(qū)散了。你感到從未有過的舒暢,于是你把頭深深埋入雙臂漸漸睡去……
雄雞啼破了黑暗,迎來了拂曉,驚醒了夢中佳人。你揉揉惺松睡眼,再次掀起窗簾,你吃驚了:遼闊的草原,一望無垠,小草綠得逼你的眼。你從未看見過這樣的世界,于是你知道:從此你將棄轎從騎,你將成為吐蕃一員。一只鷹滑過天空,一聲呼嘯劃破寧靜,你欣慰地笑了。也許,你并沒有想到,你,一個民族的代表,一次義無反顧的交流,將兩個民族的血液融為了一體。
歷史已將你的前行記入了厚重的筆記。
[點評]這是一篇選材獨特、立意深遠、語言優(yōu)美的考場佳作。
當大多數(shù)的考生都在“學習交流”“師生交流”“朋友交流”這樣的素材中團團轉(zhuǎn)的時候,這篇文章如一縷清風給閱卷老師帶來了清爽的感覺?紙鲎魑木褪且η螵毺兀浴拔某晒鞲安氐墓适隆睘樗夭,以“民族交流”為主題,無疑在素材、立意上做到了高人一等,獨具一格。加上細致的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整個文章都顯得靚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