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名人實例素材
材的引用分為引用言論與引用事例,歷史、詩詞、電影、時事、書籍、生活經(jīng)歷皆可為寫作所用,在列舉素材時應注意變換多種方式,給文章增加變化性與層次感。名人素材對適用于很多文體,是最應該積累的。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名人實例的初中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作文名人實例素材一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一位10歲參加抗日兒童團、14歲參加共產(chǎn)黨的小姑娘。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一個偏僻的山村里,為掩護革命同志轉(zhuǎn)移而被捕。她堅貞不屈,神情鎮(zhèn)定,從容地臥倒在敵人
的鍘刀下,英勇犧牲,年僅15歲。毛澤東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女性一直是弱小者的代名詞,但有誰敢說弱小?因為有了理想,弱小的身軀里也裝著無限大的勇氣。
初中作文名人實例素材二
李清照夫婦典衣治學
李清照夫婦二人勤儉度日,常典當衣物,“取豐千錢”,買來一些碑文古跡,回家研習,且全身心投入。她給自己立下規(guī)矩:不吃第二道葷菜,不穿第二件綢衣,更不置辦貴重飾物。有時她在街市上碰見珍貴史料,寧肯脫掉身上的衣服典當,也要買回。
李清照夫婦為世人所稱頌,流芳百世,這與其對治學的不斷追求分不開的。
初中作文名人實例素材三
張果老是仙還是凡
“趙州石橋魯班修,玉石欄桿圣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一曲民間廣為傳唱的《小放!罚旬斈犟籽灷镅b有日月星辰倒騎毛驢行走在趙州橋上,檢驗這座橋工程質(zhì)量并與魯班斗法的張果老定格在趙州橋的神話傳說中。宋代趙州刺史、詩人杜德源也留下這樣的詩句“隋人選石架虹橋,天下聞名歲月遙。仙子騎驢何處去,至今足跡尚昭昭。”從此,張果老這個怪老頭便與千古名橋結(jié)下不解之緣。那么,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張果老其人?
據(jù)《唐書》記載,張果老本名張果,綴一個“老”字是對其尊稱。他是傳說中的仙人,是“八仙”中最年長者。相傳他是唐代邢州人,今廣宗縣張固(果)寨是其家鄉(xiāng)。邢臺西部有仙翁山,俗稱張果老山。張果因得宛丘、鐵拐李諸仙道法,獲長生秘術(shù),隱居恒州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shù)百歲。武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之,佯死不見,后人復見其居恒州山中。好神仙的唐玄宗數(shù)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待見到張果老時,卻見此人老態(tài)龍鐘,頓生疑惑:“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fā)疏齒落,老態(tài)龍鐘?”張果老說:“我是齒落發(fā)稀時得道,只好這副光景。陛下若看著不順眼,我不如把它們盡去了好。”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鬢發(fā),擊落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過了一會兒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勝似壯年。張果老自稱“生于堯時丙子歲,位侍中。”張果老從堯活到了唐玄宗時期,算算他該有多大一把年紀!張果老常倒騎驢,日行數(shù)萬里,有趣的是,到達目的地后,便將這驢折紙般折疊起來,藏于巾箱,乘坐時則取出,吹口法氣,便又幻化成真驢。唐玄宗曾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他的故事,最早見于《明皇雜錄》、《舊唐書》、《新唐書》方技卷等。
至于張果老是如何成仙得道的,民間有諸多傳說。相傳,張果老系窮趕腳出身,靠趕著毛驢運送貨物糊口。一日,他路過一座小廟,廟內(nèi)肉香撲鼻,推門進廟,見殿內(nèi)支著一口鐵鍋咕嘟嘟燉著一鍋白肉。張果老饑腸轆轆又見四下無人,就用木棍夾著吃起來,把一鍋鮮香味美的白肉吃了個精光。剩下的湯也喂了驢。張果老哪里知道,他吃下的是一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jié)果的“地精娃娃肉”,人若吃下可以長生不老,成仙得道!這傳說類似偷吃人參果的孫猴子。
民間還把張果老尊為說唱道情的祖師爺。傳說,唐玄宗一心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給張果老,但張果老謝拒了,他敲打著漁鼓、簡板唱道:“娶婦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為可喜,我以為可畏。”張果老懇請還山以后,云游四方,敲打著漁鼓、簡板唱道情,勸化世人,至今仍有陜北道情、義烏道情、揚州道情和湖北漁鼓、湖南漁鼓、山東漁鼓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