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臆想中的自己
我是個愛幻想的人,受電視劇的影響,也喜歡玩穿越。我喜歡穿越到清朝,做一位八旗子弟,文采出眾,武功了得,行于風(fēng)塵仕途,即使為情所累,卻不悔一生。認識納蘭容若后,我第一次看到了臆想中的自己――
文質(zhì)亦君子
臆想中的自己,那份才,不可少。
出身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重要因素。納蘭出身貴族,這一條件讓他自小就接受了精英級的滿、漢兩種傳統(tǒng)教育,造就了他貴公子的氣質(zhì)與風(fēng)骨。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富家子弟,在他看來,富貴如同煙云,宦海亦如苦海。他不屑金階玉堂的前程,更喜歡煙柳街巷,更愛結(jié)交落拓文人。因而他的詞,脫去了晏殊的浮華,更多的是清新雋秀。“人生若只如初見”、“情到濃時情轉(zhuǎn)薄”……這些讓眼高于天的王國維都不得不贊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質(zhì)勝文則史,文勝質(zhì)則野,文質(zhì)彬彬,納蘭也。
凝情恐人見
臆想中的自己,那分情,不可少。
納蘭也是性情中人,一首《減字木蘭花》感動了多少有情人,那畫中的女子,那繾綣的情感,到底埋藏了多少柔情和心酸,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要不他怎能混入皇宮,偷見內(nèi)眷?作為一個八旗子弟,他不是不知道偷進那個禁忌森嚴的院落意味著什么。但若能見到童年的玩伴、畢生摯愛的表妹,他又顧不了那么多;书T深似海,千言萬語只得化作“相逢不相語”;想開口低喚,卻是“凝情恐人見”;想一訴離愁,終卻“回闌叩玉釵”……
回廊九曲,心思九曲;玉釵恩重,你我知心。
心字已成灰
臆想中的自己,那份惆悵,不可少。
明明生于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愁思,“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是啊,他從小就是一個落落寡合的孩子,同齡的玩伴中只有表妹一人能知他心。與表妹在一起,既有兩小無猜的天真,也有朦朧難言的情愫。那份莫名的幸福,隨著表妹選秀入宮瞬間被撕碎,心上人,旋即成了陌路,咫尺天涯。身為八旗子弟,情難圓,志不伸,他感到刻骨的無助。惆悵的他,將心事郁結(jié)最終化為了一粒粒凄美的文字,字字泣血,字字璣珠。
快樂,只因為在一起;快樂已逝,心亦成灰。
解得納蘭詞,便解得一位故交的委婉心曲;解得納蘭心事,便解得世間亙古的繾綣情懷。第一次看到臆想中的自己,雖然憂傷,但終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