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 ,又稱端陽節(jié)、女兒節(jié)、午日節(jié)、詩人節(jié)等。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jié)稱之為五月節(jié)、艾節(jié)、夏節(jié)。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槌贼兆、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吃十二紅。
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以紀念屈原。2017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jié)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