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寫端午節(jié)趣聞的作文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太陽公公露出了久違的笑臉。一大早,我們?nèi)胰俗谝黄鸪贼兆樱o念愛國詩人屈原。
爸爸說:“兒子,你知道屈原是誰嗎?”我說:“我只知道他是一位詩人!卑职终f:“屈原是中國古代楚國的大夫,是個忠臣,可惜被*臣陷害,流放到鄉(xiāng)野。為了表明自己對楚國的忠心,屈原就跳到大江里以死抗?fàn)。老百姓們很愛戴、敬重屈原,怕江里的大魚把屈原吃了,就包了許許多多的粽子,投到江里喂魚,希望大魚的嘴巴給黏住,這樣,它們就吃不了屈原了!蔽衣牭萌肓嗣,感嘆地說:“原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xí)俗是這么來的呀!”
這些天,天氣特別悶熱,我脖子上長了不少痱子,又痛又癢,難受死了,我正在撓呀撓,看到媽媽端來一大盆藥水,放到洗澡間。熱騰騰的藥水散發(fā)著草藥的香味,好聞極了!我高興地蹦起來,說:“媽媽,這是我的洗澡水嗎?我要洗藥水澡!眿寢屝Σ[瞇地說:“沒錯,這個就是給你洗澡的藥水哦,外婆說過,它不僅能怯痱、還能除百病、避邪呢!”我趕緊脫下衣服,跳進大水盆里。哇!真舒服呀,感覺藥水正在對痱子們進行攻擊,痱子們很快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好奇的問:“媽媽,這是什么藥呀?好神奇。”媽媽說:“這是由艾草、石菖蒲、魚腥草、柚子葉混合煮成的草藥,是可以清涼解毒的。”我說:“怪不得這么舒服呢!毕赐炅嗽瑁要穿上新衣服,再掛上一個草藥香包,我頓時感覺清爽極了。
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常常用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草等形式來慶祝。有一句民諺:“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蔽乙婚_門就看到了媽媽插在門上方的艾草,我悄悄地問爸爸:“這些東西真的能避邪嗎?”爸爸“詭秘”地笑著說:“這些東西當(dāng)然不能避邪,這只是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紀念而已,也表達了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雖然端午節(jié)有一些迷信的說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一天,感覺太有趣了。
篇二: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十分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吃了,人們想出用楝(liàn)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發(fā)展成了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棕子、和雄黃酒等風(fēng)俗,用這個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