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好句摘抄:
1、小院里清涼如水,月光下,小棗兒紅了,石榴熟了,指甲草、茉莉花在窗下開成一片,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墻根兒底下,草棵子里,蛐蛐兒輕輕地唱著:“知——知——”好像也在催促著那美好的時光早些到來。
2、仿佛是發(fā)自地層深處.發(fā)自冥冥之中.發(fā)自血肉之軀的呼喚,將一顆封閉的心喚醒了,將一種埋得太深藏得太久的情感喚醒了,人世被忘卻了,天地塌陷了,山洪暴發(fā)了,海水吞沒了陸地,雷電毀滅了生命,只剩下孤島中的亞當和夏娃,世界將重新開始!
3、雁歸有時,潮來有汛,惟獨明月不再升起。
4、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塊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
5、不必說了,過去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我只想告訴你:我是一個人,獨立的人,既不是你的、更不是梁君壁的附屬品,不是你們可以任意擺布的棋子!女人也有尊嚴,女人也有人格,女人不是男人錢袋里的鈔票,可以隨意取,隨意花;女人不是男人身上的衣裳,想穿就穿,想脫就脫,不用了還可以存在箱子里!人格,尊嚴,比你的財產、珍寶、名譽、地位更貴重,我不能為了讓你在這個家庭、在這個社會像“人”而不把我自己當人!
6、虔誠本身就具有感染力。
7、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塊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愛,不是獵取和占有對方,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責任感,愛是一生一世的承諾,就像信仰一樣永不改變,永不背叛!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的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這就是一切!
8、互相發(fā)泄是弱者對付不幸的唯一手段。
9、在那莊嚴的時刻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坦誠的,在命運的抉擇面前,任何偽裝、虛飾和自欺欺人的僥幸心理都變得毫無意義,唯一可以使自己鎮(zhèn)定的是真才實學。
10、從來也沒有一個人能真正透徹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命運,只不過從各不相同的方式和不可知的命運較量而已,或逆來順受,或奮起拼搏,拼搏的動力不僅來自“自知”,而且來自幻想——美好的幻想往往既是輝煌的人生的起點也是終極目標。人生需要幻想,幻想使人生變得美好是有限的生命變的被無限!
11、她夜夜沉醉在夢中。夢把空間縮短了,夢把時間凝固了,夢把世界凈化了。夢中沒有污穢,沒有嘈雜,沒有邪惡;夢中沒有分離,沒有創(chuàng)傷,沒有痛苦;夢中只有柔和的月色,只有溫馨的愛;夢使她永遠年輕,使她不愿醒來。
12、只有謊言才拼命鼓吹,唯恐別人不信。
13、世界上沒有一個青年不曾想到過愛情,每人心中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它可能萌發(fā)得很早,也可能貯存得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經歷漫長的磨難而最終凋落。愛情是一種神物,不遇到適當的時機,它并不顯露明顯的形態(tài)以至于本人都覺得似是而非。而當他清醒地意識到它的存在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熟了。
14、愛,不是獵取和占有對方,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責任感,愛是一生一世的承諾,就像信仰一樣永不改變,永不背叛!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的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這就是一切。
15、眼淚這東西,有時能起到極其神奇的作用,能把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的人稀里糊涂地攏在一起,把迂腐陳舊的意識變得溫暖感人,把生機勃勃的新興幼芽兒在愛撫之中扼殺!
16、“你糊涂啊!”楚雁潮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像在冒火,他那激烈的言辭,像征討、像報復,“你胡說什么‘同情’,‘憐憫’?那種廉價的、卑微的情感能使用于你和我嗎?我是一個感情泛濫、隨處拋灑、隨處賜予以換取別人的感激的偽善者嗎?你是一個精神世界一貧如洗、仰賴別人感情的施舍的乞丐嗎?你褻瀆了我們之間的愛!你問我愛是什么?我告訴你: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塊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
17、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我相信人們本能地而非理智地向往純美純情的意境,美不必強迫人接受。不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樣的前人名句也就不會這樣傳之久遠,深入人心。
18、人生是一場夢嗎?不,夢醒之后還可以忘卻,人生可以忘卻嗎?人生是一部書嗎?不,書成之后還可以刪改,人生可以刪改嗎?人生從來沒有藍圖,度過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歷史從來都是即興之作。而當他成為歷史,才被千秋萬代喋喋不休地評論。而無論是怎樣評論吧,都不能改變它的曾經存在,只有從偶然中尋找必然,使它順理成章。歷史是人的足跡。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于正視自己的歷史。歷史是無法重寫的。
19、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最終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相互照應,彼此如一,毫無猜忌,當他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么,愛情就已經悄悄的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愛的種子。他可能發(fā)芽的很早,也可能貯存的很久;他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經歷漫長的磨難而最終凋落。愛情是一種神物,不遇到適合的時機,它并不顯露明顯的形態(tài),以至于本人都覺得似是而非。而當他清醒的意識到它的存在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熟了。
20、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在最艱辛的時候,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也不是藥物,而是心中的一片真情,一絲希望,當這些全部歸于毀滅,人就沒有活著的動力和勇氣了!
21、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無缺的人,那只是由愛而產生的錯覺,人有時是在自己麻痹自己。
22、真有血性的人,絕不曲意求得別人的重視,也不怕別人忽視。別人的誤解偏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如果你是自信的,就什么話都不用說了。真理從來都是最簡單、最樸素的,除了它本身之外,并不需要額外地加以解釋,正如一個真正美的人,任何的首飾都是多余的。
23、滿懷希望的人往往易于沖動,一旦失望了,反而倒冷靜了。
24、時時想到可能會被別人超越,才會用雙倍的時間和精力去超越別人。
25、歷史是人的足跡。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跡的人都敢于正視自己的歷史。
讀書感悟:
窗外,月光暗淡,萬籟俱寂,掛鐘的指針停留在凌晨兩點;我懷著一種復雜而傷感的心情合上了這本厚厚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禮》,但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仍然在我腦海中徘徊。整本書讀后會讓人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但卻能觸及讀者的心靈,令人有蕩氣回腸的舒暢,同時使人產生對歷史對社會深沉的思索。陰霾籠罩下“博雅”宅、戰(zhàn)火蹂躪中的英倫島、書中人物的愛恨交織、北大未明湖畔的湖光塔影、穆斯林墓地里的白玉石碑…
戰(zhàn)亂讓一切不該發(fā)生的都發(fā)生了。姐妹因為愛情丟失了親情,山水之隔,三十三間生死兩茫茫。一個男人徘徊在兩個女人之間無從抉擇,確切的說是徘徊在他所鐘愛的玉和心愛的女人間無法選擇,也亦是道德、責任讓他無從回避,不能做到千里迢迢的回,兩袖清風的走。
一個幼小的孩子--新月,什么都不知道,卻不得不承受上一代人的恩怨是非,然而這一切,我們能怪誰,怪她母親的狠心嗎?不,冰玉不得不走;怪她的父親嗎?不,父親是愛她的,她是他的掌上明珠,他給了她所有的父愛;怪她的大姨,君壁嗎?我想也不能,梁君璧作為家中的長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沒有機會學習知識,造成了她的迂腐和落后,只能盲目的抓住身邊的愛情。君壁和冰玉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冰玉作為新時期知識女性代表她敢于追求愛情,追求自由,果敢而無謂。只能說,知識是寶貴的,知識也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的,但是知識和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才能成就一個完整的人。書中大人的一切不負責任的行為,卻帶給新月無法補償的憂傷,她得時刻揣摩家中媽媽的心思,她生活在猜測和擔心中,不能擁有完完全全釋懷的快樂,這也就不難預示出她后來的病。人生在世既要有承擔家庭責任的勇敢,又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勇氣。反想現實的種種社會現象,感慨良多。
生活需要愛,只要有愛再苦的生活也是幸福的,所以書中每個人是悲也是幸的。新月雖然年輕早逝,但她還是幸福的,她有濃厚的親情——爸爸、姑媽深愛著她,哥哥天星是那么的疼愛她,遙遠的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她;她有純潔的愛情——老師兼戀人楚雁潮深深的愛著她,愿與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她有深摯的友情——好朋友陳淑彥無怨無悔的陪她、照顧她。是的,新月是幸福的。就像她的好朋友陳淑彥所感嘆的“新月你活得值啊。。。”。是啊!這個世界上懂得愛,憧憬愛的很多,然而真正付出愛也得到愛的卻不多,新月卻做到了。
人生是伴隨著痛苦和煩惱交織而成的,命運的不可預知讓我們很無奈。很多人的命運在出生時就注定,梁君璧和她的兒子天星都是生不逢時,以前她有能力供妹妹上學,自己卻不能,她的一生沒有哪怕一次選擇的權利。
俗話說:“一部偉大的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通過近距離感觸《穆斯林的葬禮》,深深的體會到,生命是寶貴的,活著就是美好的,只要踏踏實實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能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從容和瀟灑!作為和平年代的一輩,和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我們幸福的太多,至少我們還有生活的權利,有選擇怎樣生活的權利,所以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學會知足常樂,也許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有坎坷,那又有什么呢?不要抱怨,只要活著,只要不放棄,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