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水滸傳》讀書筆記7篇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也是我國最優(yōu)秀的古典文學(xué)名著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讀書筆記,歡迎借鑒參考。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
暑假里,我讀完了中國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本書既悲壯豪邁,又發(fā)人省醒。
這本書描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將從被逼上水泊梁山再到起義軍發(fā)展全盛,然后被招安,接著又為官府南征北戰(zhàn),最終卻被奸臣童貫、蔡京等人所害的故事。
這部小說令我蕩氣回腸,這些梁山好漢個個勇猛無比,可最終卻被奸臣所害。我想,這些奸臣著實可恨,他們只知道討好宋徽宗,還要陷害梁山好漢。但這些奸臣卻沒有得到報應(yīng),我只能說,那個時代的皇帝太昏庸了!
這類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就拿明朝中葉的大忠臣于謙來說。于謙任官時,明朝皇帝明英宗給蒙古的一支——瓦勒族擒了去。于謙十分英勇,率領(lǐng)軍隊和瓦勒浴血奮戰(zhàn)了很久?偹惆淹呃遮s走,將明英宗救出。誰知明英宗回來后,因為于謙在其間又立了個明代宗,再加上宦官的挑撥,明英宗竟殺了于謙。
通過這些事,我覺得在古代尤其是奸臣當(dāng)?shù)、君主昏庸的年代,那些大忠臣往往都會被陷害而亡。從?zhàn)國的商鞅到宋代的岳飛,再到明代的于謙,無一不是被奸臣害死的!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
它所描寫的水滸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水滸傳》講述的是在奸臣當(dāng)?shù),tan官橫行的北宋年間,一百零八位好漢先后聚義于水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jì)貧,屢敗官軍,鬧得轟轟烈烈的故事。幾百年來,水滸傳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梁山英豪們個性鮮明的形象,曲折傳奇的經(jīng)歷,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百零八位好漢,脾氣個個迥然不同,李逵的粗心冒失,魯達(dá)的粗中有細(xì),武松的英勇利落,林沖的忍讓,宋江的謙恭,皆刻畫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觀止可親。
在《水滸傳》一百零八位眾多好漢中,我最喜愛的是軍事吳用。別看他起的名字叫吳用,但卻是一個十分聰明,有才智的一個人。從剛開始跟著晁蓋,到后來坐上了山寨的第二把交椅,他還給宋江出籌劃策,出了不少的好主見,也充沛體現(xiàn)出了他的聰明能干。我還很欣賞吳用的脾氣,他為人正直,大家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他總是可以直接指出,毫不隱瞞。在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地方,我也十分敬重他。
我還很喜愛武松,他武功高強(qiáng)、勇敢,在景陽岡遇到猛虎,十分冷靜、不慌不忙的將老虎打逝世,為民除害,要是一般人早就嚇得腿軟了。他還忌惡如仇,敢作敢為,在殺了tan官張監(jiān)后勇于承認(rèn)。
我喜愛《水滸傳》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講述的是我們山東好漢的故事,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也喜愛家鄉(xiāng)的這些英豪。當(dāng)讀完《水滸傳》,合上書本,一百零八位好漢還栩栩如生的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印象深刻。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當(dāng)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了魯智深的魯莽勇猛魯智深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的時候三拳打得比一拳用力,一拳比一拳切中要害。他的動作和語言體現(xiàn)了他的魯莽與勇猛。還有魯智深的心細(xì)機(jī)智。魯智
深最后發(fā)現(xiàn)鄭屠死了,趕緊為自己脫身。“你還裝死!看我慢慢地找你算帳,今天暫且饒你一死。”可以看出魯智深心中有細(xì),非常機(jī)智的特點。
光是思考魯智深的人格就有這么多,這本水滸傳真是人尋味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
說起這五回,就不得不說說一說第十六回,如果沒有著一事件就不會引發(fā)識林沖上梁山這一切事件了,在這一回里我最佩服的是吳學(xué)究的智慧,劉唐、三阮的勇猛、公孫勝的變通。最重要的還是晁蓋的領(lǐng)導(dǎo)作用,為以后
的天罡三十六地剎七十二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俗話說“咬文嚼字”不知大家看到了沒有第十六回第一首詩中藏“金箔聚會,豪俠芒動”的字樣。正應(yīng)智取之本。為此我感覺施耐庵的才學(xué)以至頂峰。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
《水滸傳》是中國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成篇小說.《水滸傳》既然是四大名著之一,就必定有他發(fā)光出彩之處.之前雖然囫圇吞棗的看過一點點,但完全不知其所云.這個假期我再次隨各位梁山泊的英雄深刻的體會了一番他們的“忠孝義”.
《水滸傳》里的人物都刻畫得十分傳神,性格鮮明.例如:“花和尚”魯智深,他得知鄭屠欺負(fù)金翠蓮父女,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幫助他們逃跑,故意激怒鄭屠,三兩拳就打死了惡霸鄭屠.這一系列的作為都充分的期限了他是一個粗中有細(xì),性格暴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真漢子.
《水滸傳》故事情節(jié)曲折有趣,事態(tài)的變化常常讓人意想不到.認(rèn)真品讀《水滸傳》,才能感受到梁山好漢的“忠孝義”.
孝:梁山英雄身上不缺乏對父母的孝.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背老母,沒想到母親卻被老虎給吃了,李逵怒殺四虎.這是危險呀,是對母親的孝給了他力量.還有當(dāng)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蓮毒害的,為了替哥哥報仇,于是就割下潘金蓮的狗頭,掏出其五臟六腑;殺了西門慶;獲罪被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
忠:他們有對國家社會忠心.宋江寧愿死也不愿意讓李逵造反,李逵幾次想起兵造反,都被他阻止了.寧可朝廷負(fù)他,他忠心不負(fù)朝廷.這是“忠”還有林沖的妻子被高俅的兒子欺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義:為了朋友兄弟,赴湯蹈火,舍命相助、同生共死.何其偉大的“義”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于登天.而梁山好漢個個義膽包天.
《水滸傳》讓人過目不忘的就是英雄們的“忠孝義”,使我強(qiáng)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邁的氣概和性格.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文學(xué)名著.
水滸傳讀書筆記六
今天就要
“光耀飛離土窟間,天罡地煞降人寰.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風(fēng)透膽寒.”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頭領(lǐng),人人都是好漢,個個盡是英雄.那歃血為盟的情義,一醉方休的氣概,真是讓人好生佩服.
《水滸傳》是一本小說體裁的書籍,為施耐庵所寫.它原是民間無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體創(chuàng)作的成果,其成書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水滸傳》具體描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的故事.因起義時聲勢極盛,就在民間產(chǎn)生了許多的奇聞異說,流傳中不斷得到無名作者的加工修飾.施耐庵就是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說話藝術(shù)和元雜劇水滸戲的基礎(chǔ)上加工寫定成書的.因流傳廣泛,被定為四大名著之一,與《西游記》、《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并駕齊驅(qū).
《水滸》這一本書,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間全部的英雄氣概.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風(fēng)李逵、豹子頭林沖、小李廣花榮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們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執(zhí),有的義氣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聰明伶俐、足智多謀,有的仗義疏財、公正忠義……總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個個都是“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真英雄、真好漢.
如果說《水滸》里值得學(xué)習(xí)的東西,那可太多了.機(jī)智勇敢、知錯能改、忠心耿耿、仗義疏財……然而,水滸有一種精神最可貴——講義氣.在水滸里,最貴重的東西,就是義氣.換句話說,水滸傳就是義氣的凝結(jié),就是義氣的聚集,就是義氣的體現(xiàn).雙鞭呼延灼、大刀關(guān)勝、玉麒麟盧俊義、雙槍將董平……這些好漢,不都是因為宋江等人義氣深重,才上梁山泊的嗎?在平日里,我們對朋友也要重情重義.這樣,友情才能長久.
其實,水滸傳就是義氣傳、友情傳.愿水滸傳和它的精神能夠長存于世,永不衰敗!
水滸傳讀書筆記七
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們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而他創(chuàng)作的《水滸傳》則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農(nóng)民的革命斗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tǒng)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生活下去,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zhì)的了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么讓人神往啊!他們就好比劉備、諸葛亮、關(guān)羽、孫悟空……一般,是永遠(yuǎn)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shù)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后,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忽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jī)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準(zhǔn)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回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去.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yuǎn)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