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我的奶奶,我的年味
年味,當(dāng)這個詞一出現(xiàn),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的不是紅紅綠綠的人群,而是那滿臉褶皺,步履蹣跚的她-我的奶奶。
家鄉(xiāng)的年味,童年的年味,是在奶奶婆娑的手掌中為我慢慢堆砌的,如今我已嫁作人婦,一年也只是在過年的時候回去看看我的奶奶,但是她帶來的年味卻是任何人都無法給予的。
年少的時候,家境并不殷實,父母也都在為掙錢而忙碌,于是我大部分都纏著奶奶,過年的時候她就像個魔法師,總能在簡單的事物中給我不同的味道。
福建過年、元宵,很多節(jié)日都會有一盤糍粑,奶奶做的糍粑,一定是最好吃的!早上早早的,她就會用木桶蒸一大桶糯米,在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提上涼水,和爺爺一起打糍粑!老家的門口有個大大的中間有凹槽的石墩,爺爺高高舉起木槌,一下一下的慢慢把糯米打得粘糯,而奶奶就在爺爺舉木槌的空隙,翻動糯米,一錘,一翻,節(jié)奏厚實而悠遠(yuǎn)!~年幼時的我總拿個小小的凳子,聞著糯米的香味,等著我最愛的糍粑!~那時候,奶奶總一臉滿是寵溺的看著我嘴饞的樣子!~把芝麻花生炒香,砸碎,放上白糖,把砸好的糍粑團成一團團的,裹上餡料,一出鍋,芳香四溢!~咬上一口,木頭的清香,夾雜著糯米的粘糯,把餡料的香甜調(diào)和的恰到好處!~奶奶總在身后溫柔的對我喊著:慢點吃,慢點吃!~
過年,奶奶會做的食物實在太多了,芋頭蒸糕,紅糖糕,白果,湯圓,還有那每年都不變的老鴨湯,數(shù)都數(shù)不清。
歲月如梭,年歲漸長,她的幾個子女都陸續(xù)在城市買了房子,搬了家,唯有兩位老人家堅守著老家的菜園和那一片又一片的果林。生活條件好了,吃慣了雞鴨魚肉,生猛海鮮,過年也漸漸變得不再那么期待。
這幾年,爺爺因為腦萎縮,漸漸地會忘記很多事,又清晰的記起很多往事,醫(yī)生說這是老年癡呆癥,奶奶的身體也大不如前,加上要照顧爺爺,她開始很多事情也都力不從心了。但是她從來都記得,每年過年,為我們弄好糍粑,蒸好芋頭糕,給我們帶走。漸漸地,我們發(fā)現(xiàn),糍粑里面經(jīng)常會夾生,芋頭糕有時候又不成形,湯圓又經(jīng)常太甜或太咸,與城市的年味相比,這些鄉(xiāng)下的小吃就顯得沒有滋味,常常被我們擱置在冰箱中,久了,就扔掉了。童年的那種年味,在城市的喧囂中,慢慢地被人遺忘,沒有了蹤跡。她的幾個子女擔(dān)心她太辛苦,總讓她不要太操勞,年貨到處超市都買的到,不用這么辛苦每年都起早貪黑的自己做,這時奶奶總笑笑不搭話,來年繼續(xù)著她的年味。
直到后來,有次,和奶奶的電話中談到了這件事,電話那頭,奶奶幾次哽咽,她說起了爺爺估計年歲不長了,說起了自己的孤寂,她說,每年的這些小吃都是她對子女的牽掛和寄托,就像那些年她的子女們圍繞在她身邊的時候,巴巴的等著這些小吃出鍋的那種期待,她每年過年都在重溫,溫故以前的貧窮卻滿足的時光。我這才恍然大悟!奶奶的心思那么小,那么淺,只要多想想,其實就明白的,但是她的子女都太忙碌了,從來沒有深深地想過,年邁的奶奶的堅持!
我想,我的兒子快1周5了,今年他應(yīng)該會搬個小凳子,坐在奶奶身邊,慢慢地感受她的年味,她的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