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般的愛情 《刑場上的婚禮》觀后感
木棉花般的愛情 《刑場上的婚禮》觀后感
假如愛情也如同木棉花般,那是一種豪氣與幸福。---------題記
木棉花,五片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于緊實的花托,大如飯碗,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它的墜落帶著豪氣。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一路旋轉而下,然后“啪”的一聲接觸地面。樹下落英繽紛,它不褪色、不萎靡,英雄地道別塵世。
他跟他在木棉包間相遇,彼此的心中,一朵木棉花探出了花苞。而后兩人因為救國救民的共同信仰,住在一起假扮夫妻,配合完成共產黨下發(fā)的任務。日久生情,惺惺相惜。心中的木棉花在種種艱辛的澆灌下終于綻放,可正當紅花燦爛,動蕩的時代,摧毀了他們的生命,他們,為了崇高的理想,英勇就義。不怕各種嚴刑拷打,不怕流血犧牲。他們就像狂風暴雨打落的木棉花般,豪氣不屈地面對死亡。
他是周文雍,她是陳鐵軍。本該像對普通男女,喜結連理,過上相敬如賓的日子?墒,暗無天日的時代讓他們放下尋常的幸福,做出流血犧牲。猶記得周文庸那聲鏗鏘有力的“讓國民黨的槍聲成為我們的禮炮”的吶喊。這是何等的悲壯,何等的從容。因為挽救國民的信仰,他們選擇了壯烈的愛情。
他們的愛情一樣也帶有羞澀靦腆,猶記得鐵軍冒死進獄中探望文庸,被國民黨反動派強逼在眾人面前接吻企圖識破他們假扮夫妻事實的些許猶豫。不同的是,他們的愛情還融進了革命的堅毅。是對共產黨的忠貞與信仰,讓他們直面血雨腥風,讓他們不屈服于國民黨為他們籌辦婚禮的假仁假義,而是選擇拖著沉重的腳鐐,站在高大的火紅的木棉樹下,挺起高高的頭顱,懷抱密如急雨的子彈。
他們演繹了裴多菲筆下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彪悍的人生。
假如愛情也如同木棉花般,那是一種豪氣與幸福。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留給世間的是千古不絕的神話。
火紅的鮮血,火紅的革命,火紅的愛情,都如同火紅的木棉花般,不會退卻那震撼人心的紅色。
他們的愛情因為追求自由民主的信念升華,如木棉花般,死后化作了藥,治愈了國民冷血麻痹的病,他們如同魯迅所寫的拯救中華民族的一塊藥引,喚醒了國民。召喚國民挺身而出,擺脫水深火熱的困境。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永遠被國民稱頌。
時至今日,木棉花依舊是那么的紅。即使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仍舊緬懷著那段木棉花的禮贊,緬懷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