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巴西世界杯看球日記:美國對葡萄牙
現(xiàn)在的比賽都到了大家爭取出線的關鍵時刻。當然,西班牙、英格蘭等人除外。
今天也是葡萄牙人的最后機會。
從結果來說,葡萄牙人已經(jīng)死了。瓦雷拉的進球不是起死回生,而是回光返照。C羅完成的也不是自我救贖,而是垂死掙扎。
當然,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來說,葡萄牙人的確還沒有斷氣,但他們要活過來,需要滿足這樣一些條件:
條件一:最后一輪德國和美國必須分出勝負。
條件二:葡萄牙必須戰(zhàn)勝加納。
條件三:葡萄牙人必須有凈勝球優(yōu)勢。
但是,最后一輪德國和美國只要打平,雙雙可以出線,它們?yōu)槭裁匆諅你死我活?
打平德國就是小組第一,所以平局是德國人樂意接受的。
出線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大勝利,所以小組第二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不用提克林斯曼和勒夫之間的關系。
關于默契球的問題,可以寫一篇很長的論文,但文章的中心觀點概括來說不外乎是:默契,那在是看得起你的同時玩弄一下你。
就算德國與美國分出勝負,葡萄牙人也未必能夠戰(zhàn)勝加納人。
就算前兩個條件都滿足,葡萄牙在凈勝球上的劣勢幾乎也是無法彌補的。
可以說,加納人出線的概率比葡萄牙人都要高得多。
另外,我絲毫都不擔心德國隊的出線問題。
從克林斯曼擔任德國隊主教練那一天起,我一直不認為他并不適合這一位置。我也不認為06年世界杯第三名的成績有什么了不起。后來克林斯曼擔任了拜仁的主教練,我更是認為這大錯特錯。
那個時候我力挺的是他的助手勒夫。
我不信任克林斯曼是因為我覺得他太美國化了,一點都不像一個德國人。
事實證明,美國化的克林斯曼不一定適合德國的球隊,但與美國隊可以做到水乳交融。
亞洲人踢足球,為的是國家榮譽;南美人踢足球,為的是改變個人命運;歐洲人踢足球,為的是出人頭地;美國人踢足球,圖的只是一個喜歡。功成名就的克林斯曼喜歡的就是這種人生態(tài)度。
反過來,我覺得現(xiàn)在的勒夫也慢慢地不像德國人了,他已經(jīng)在開始西班牙化了。這一點我也不喜歡。
我想,如果由克洛普來當這支德國隊的主教練,應該很有人氣吧?